閨思
冷落殘箏十指疏,良人遠戍近何如。樓頭數盡南飛雁,不見遼陽一字書。
冷落殘箏十指疏,良人遠戍近何如。樓頭數盡南飛雁,不見遼陽一字書。
趨下大峨石,再過桫欏坪。
來時險絕處,重到路欲平。
風泉灑珠玉,就枕神魂清。
孫翁古銅罐,量藥手自烹。
澗筱及崖杉,火發寒琴鳴。
雷威披褐裘,雪中聽松聲。
空山滅人跡,知君何處行。
是誰家、種來蘭玉。呀呀小語,唐詩初授讀。鬢眉青,衣衫綠。餳簫引、竹馬鳩車,嬉游鄉塾。
笑談時、都無拘束。裙屐恣流連,聲華馥。詩客社,酒人局。哦柳絮、更有神仙侶,在金屋。
鏡中顏,換韶華,何太速。四五十年,匆匆如轉谷。
穩步到公卿,拋簪笏,歸來臥林泉,享清福。
人間事,終分付,與兒曹,自檢吟筒畫軸。
正評量,綠野平泉風景,蓬萊山中,舊交游,來約我,跨黃鵠。
善處憂難作,
能持事自修。
腹心無外物,
蠻貊亦懷柔。
上上憑虛亭,東風南浦生。入窗洞吟目,兩岸蜚嘯聲。天空白浪迥,日近青霞明。放懷鶯燕外,一壺宜醉傾。
步屧響金鰲,江靈訝太豪。四圍云境界,萬頃煙波濤。雁外日光闊,鷗邊天宇高。蛟龍助詩興,翻雨上蘅皋。
山帶當窗柳映門,堂成晝錦正春暄。
高陽宅表荀公里,洛下賓游白傅園。
百鳥新聲頻和曲,萬花晴色待開尊。
扶攜尚可陪巾舄,丘壑能忘雨露恩。
面面湖光水鏡寒,一丘垂老足盤桓。冥鴻閱世終辭繳,白刃臨頭幾見冠。南畝有情拚獨力,西山無數共誰看。故人謝得常留榻,三復應難露肺肝。
松竹摩挲對夕陽,東湖亭上吊荒亡。清風南國千年在,片碣開元只眼光。田野自能容此老,湖山終不愛名香。焦頭爛額支顛廈,陳竇何曾紀太常。
到處耕庸亦不悲,巢棲穴處尚諳時。三秋異卉終難好,一柱頹波別有裨。當寧疊能崇禮數,四山元亦托心知。生芻迢遞來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
賞秋已少客來過,一霎秋光感逝波。
佳色闌珊留蝶夢,落英狼藉唱驪歌。
白衣人到離情繞,玉質枝殘別恨多。
簾卷西風花落盡,古松猶自聳巖阿。
遍向蜀都呈巧樣,
被人翻入錦紋頭。
二弟送兄返,停車彰義門。
車傍有鹡鸰,搖搖復在原。
豈為急難故,當由戀孤鶱。
羈人滯遠道,游子念故園。
纖纖城畔草,聊用藉芳樽。
柳條時自短,何以系南轅。
鴻鵠絕四海,不顧丘與樊。
大鵬徙南溟,斥鴳有遺言。
兄乎振六翮,天池共奮翻。
杖策去鄉國,結軫游皇畿。
王事有兄弟,駟馬驅以馳。
憶昨三珠樹,五云曜奇姿。
如何同林羽,中路相背飛。
弟在天北隅,兄還日南陲。
燕越萬馀里,山川阻修岐。
昔游共被至,安得同車歸。
翩翩朱鳳侶,巢在南園枝。
永言揚好音,慰我長渴饑。
閒色開金碧,空山受夕暉。
秋心先候得,天意放晴微。
老去馀霜鬢,歸來此亦衣。
暮途規海運,誰見一鵬飛。
林深百畝勝佳城,
徐氏遺墳負盛名。
祭掃無虞逢雨節,
季春十日喜天晴。
伯兄作序示南針,
定卜流傳遍藝林。
獨怪左芬才藻麗,
太沖惜墨卻如金。
孤紅低映岸,并艷遠連汀。
露浥層層展,風披葉葉零。
昔時過此心何如,
今時過此心何須。
回波為我將雙淚,
逆上三江轉五湖。
蓐食訪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燭暗有聲,策策霜葉燃。
竹下見虎跡,苔上聞龍涎。
白云漲幽谷,小語萬竅傳。
老僧不識日,黑影坐一磚。
瓊戶莫敢撞,或恐驚諸仙。
陰河滄海通,何年撐鐵船。
雞鳴化為石,洞口迷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