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襲美懷鹿門縣名離合二首 其二
竹溪深處猿同宿,松閣秋來客共登。封徑古苔侵石鹿,城中誰解訪山僧。
竹溪深處猿同宿,松閣秋來客共登。封徑古苔侵石鹿,城中誰解訪山僧。
滴滴銅壺夜漏遲,碧闌干外雨如絲。竹床藤簟初無夢,紅燭紗窗合有詩。菡萏出泥剛得水,茅茨補屋恰當時。小園花落知多少?明日呼童試一窺。
更闌猶聽響瀟瀟,天半雷聲勢轉驕。煮茗白沙泉細沸,拾書紅蠟燭頻燒。三農待澤皆如愿,兩地懷人共此宵。榻下嬴僮無掛礙,一眠安穩到明朝。
西風冷衾簟,展轉布華茵。
來者承玉體,去者流芳塵。
適意丑為好,及時疏亦親。
衰周仲尼出,無乃為妖人。
曲曲沿芳徑,紛紛點落花。
鶯聲隨遠岸,雁影落平沙。
薰入游人醉,青歸去鳥賒。
傷春回遠眺,落日暮山斜。
紅輪決定沉西去,
未審魂靈往那方。
哭慟一聲無處避,
棹頭親見本爺娘。
帝遣朝陵日,暫辭供奉班。
楸梧開玉殿,云霧宿春山。
晚向松間散,晴從花下還。
知君有佳句,傳和五陵間。
榮榮窗下蘭,
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
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
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
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
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
相知不中厚。
意氣傾人命,
離隔復何有?
江左人文藪。老詞人、鳩江旅寓,維揚邂逅。盾鼻磨時馀墨沈,往事不堪回首。羨閨閣、能逢膩友。大好江山都閱歷,攬征衣、京洛緇塵透。別離苦,相思久。
先生本是龍圖后。溯年來、他鄉稿筆,天涯奔走。纻白燈紅詞一卷,風雅如君希有。愿享此、千金敝帚。他日荊州能識面,待洪崖、重挹浮邱袖。論文字,一槽酒。
四月荊南風景麗。水碧山青,到處饒詩意。幾個漁翁歌柳底,刺船又過西溪尾。
溪水拖藍穿郭里。畫閣朱樓,脂水添浮膩。浴佛城東溪口寺。磯頭對對鴛鴦戲。
長日江干苦滯淫,
寒潮過雨澹陰陰。
豈緣世路抽身早,
祇為風塵染病深。
收藥時時參本草,
思歸小小理園林。
明時未必能終隱,
且向青山一問心。
一回錯買離鄉舶,
抹過鯨波萬里間。
震旦扶桑無異土,
參方飽看浙西山。
肅駕來京畿,縱觀何巍巍。
甲第逼云漢,青樓敞朱扉。
公卿耀金紫,游俠誇輕肥。
銅臺貯歌舞,金谷富臺池。
千金易駿馬,百斛買名姬。
歡樂靡紀極,準擬千齡期。
年貌豈長在,白日亦易馳。
榮華會當歌,零落歸山陂。
前日歌舞地,今日生蒺藜。
運固有崇替,誰當監興衰。
卓哉君子徒,三思固其宜。
持滿慎傾覆,居豐思譙卑。
風光初與醉游顏,
半是春情半是山。
頗怪林泉如故識,
自今清興每來還。
嶺樹初承露
溫風尚綠莎
晴霞垂絳節
大道候明駝
勺水惜不飲
名山愁易過
如聞寶林路
此地法云多
逢時能勇退
真羨季鷹狂
詎有鱸魚美
應憐松桂芳
獨歸秋水外
心倦野鷗旁
萬里珍行笈
十重只硯囊
杖策踏霜月,
滿空煙霧浮。
蒼顏酡蟻酒,
黑帝避貂裘。
太液池臺晚,
廣寒宮殿秋。
歸來清耿耿,
未省喘吳牛。
宮前車轍狀分明
世說軒轅上玉清
仰慕勞心是秦漢
不修功行只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