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
古者二千石,高車駕青驪。車前陳曲蓋,車后建朱旗。金鼓鳴兩旁,壺漿擁通逵。所付重威惠,所仰撫惸嫠。
景亳實巨屏,往俾國相之。國相稱疾還,正值民阻饑。朝廷急恤養,選守莫與宜。君嘗典海陵,政績為眾推。
今授輙辭命,大夫多飛綏。屢上不得請,飭馭俄輕赍。既體堯舜仁,又答稷禼知。
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郊原棗已剝,場圃黍可治。必期寬賦斂,無乃息疲羸。何當過苦縣,肯暇觀舊碑。
古者二千石,高車駕青驪。車前陳曲蓋,車后建朱旗。金鼓鳴兩旁,壺漿擁通逵。所付重威惠,所仰撫惸嫠。
景亳實巨屏,往俾國相之。國相稱疾還,正值民阻饑。朝廷急恤養,選守莫與宜。君嘗典海陵,政績為眾推。
今授輙辭命,大夫多飛綏。屢上不得請,飭馭俄輕赍。既體堯舜仁,又答稷禼知。
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郊原棗已剝,場圃黍可治。必期寬賦斂,無乃息疲羸。何當過苦縣,肯暇觀舊碑。
古代的郡守,乘坐著由青驪馬駕的高車。車前陳列著曲蓋,車后豎起朱旗。兩旁金鼓齊鳴,百姓拿著酒漿擁滿大路。賦予他們的是威嚴與恩惠,期望他們安撫孤苦之人。亳州是國家重要屏障,讓你去治理它。前任國相稱病歸來,正值百姓遭遇饑荒。朝廷急于撫恤百姓,選你做太守再合適不過。你曾治理海陵,政績被眾人推崇。如今授官你卻推辭,官員們紛紛勸說。多次上書辭命未被批準,你很快就整理行裝出發。你既體會了堯舜的仁政,又報答了朝廷的知遇之恩。八月秋風漸起,樹葉將紛紛飄落。郊野的棗已收獲,打谷場的黍可以整治。希望你能減輕賦稅,讓疲憊的百姓得以休息。你路過苦縣時,是否有空去看看舊碑。
二千石:漢代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后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
青驪:青黑色的馬。
曲蓋:儀仗用的曲柄傘。
朱旗:紅旗。
惸嫠(qióng lí):孤苦伶仃的人。
景亳:亳州的古稱。
國相:指前任亳州長官。
阻饑:遭受饑荒。
恤養:撫恤撫養。
典:治理。
飛綏:紛紛勸說。
飭馭:整理車馬。
輕赍(jī):輕裝。
稷禼(jì xiè):稷和禼都是舜時賢臣,這里代指朝廷。
披披:飄動、紛紛下落的樣子。
剝:收獲。
黍:一種糧食作物。
苦縣:古縣名,在今河南鹿邑,老子出生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亳州前任長官稱病離任,正值百姓遭遇饑荒,朝廷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官員去治理。王道粹曾治理海陵政績突出,被朝廷選中前往亳州任職,詩人寫此詩為其送行。
這首詩主旨是送王道粹去亳州任職,強調他的能力和責任。突出特點是將官員出行的莊重與民生關切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對官員治理地方的期望。
沙氣蒸云落日黃,西風高嘯萬林霜。金臺駿骨歸何處,古木寒鴟鎮夕陽。聊共新詩添點綴,空馀衰草閱興亡。燕昭身后望諸去,勝跡當時久已荒。
舊事憑誰說。隔滄桑、何從物色,補鍋披葛。不道遺民今尚在,半世吞氈嚙雪。要力挽、千鈞之發。花淚鳥驚詩有史,卷叢殘、十甲編年月。悲慘甚,湘靈瑟。雙臺極目河山別。痛招魂、狂歌擊石,雪飛冰合。金粟堆寒冬青死,更使行人銷骨。料蜀井、于今焰絕。地老天荒無窮恨,繡苔生、屈煞床頭鐵。風夜吼,燭花裂。
百花如繡草如煙,正是陽和三月天。到處物華堪玩賞,長淮猶覺更芳妍。
棠棣東林秀,紛紛近北堂。池荷羞葉綠,籬菊釀花黃。裊裊風前態,飄飄雨后香。讀書憶兄弟,回首淚千行。
濟川須用楫,罔水戒行舟。四海風波路,安眠是勝游。
茲心凈無垢,尚愛南齋竹。當暑得清風,冷然若新沐。
惘惘花前黯不言,豪懷誰解訟煩冤。蓬萊弱水相尋地,姑射仙人欲斷魂。但有肝腸堪把贈,祗憑筆札與溫存。陸沉豈便蛟龍得,忍向西風獨閉門。
一掃浮云萬里空,月華都在野航中。葛巾藜杖勤相過,共賞芙蓉四面風。
五朝進退盛明時,四海瞻依百辟師。散地尚堪棲老鳳,格人真合擬元龜。紫宸陛遠星辰切,綠野堂深日月遲。韓富勛勞司馬望,大書誰作墓前碑。載起登廷七十馀,兩童疋馬老生如。四夷相問相司馬,千載獨知師敬輿。咫尺天回書侃侃,萬間人庇屋渠渠。典刑已矣遺文在,西望三原淚滿裾。
溪亭四面山,橫柳半溪灣。蟬響螳螂急,魚深翡翠閑。水寒留客醉,月上與僧還。猶戀蕭蕭竹,西齋未掩關。
低唱誰家帳縷金,何如短棹泛山陰。天邊雁斷無留影,泓下龍寒亦懶吟。著柳便隨風作態,欺梅除有月知心。晴光卻喜前村動,春事從今日日深。呼得蒼頭數橐金,旋沽村酒過墻陰。焦琴不鼓知音斷,凍筆頻呵作意吟。擾擾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為寒心。憑君試向江邊問,又漲晴波幾尺深。
鄒嶧晴看翠滿衫,杏花飛盡柳毿毿。怪來馬上還家夢,卻是青山似嶺南。
山莊新雨霽,正好納涼時。返照穿簾入,殘云傍席移。鶴林留客處,雞黍故人期。溪上秋風早,還來理釣絲。蠡西尋舊識,有客寓村莊。知我停蘭棹,攜樽過草堂。坐深時漸暝,醉后晚生涼。酒散看明月,清輝滿客裳。
槐窗過兩頃雨,竹榻無一張涼。風揭蓮花白起,月篩桂子黃香。
古人棄我如墜葉,搖蕩秋光不相接。石堂藟木瀏青煙,短銼疏檠映開篋。反復千行愁尤疊,西笑欲觀轅邱獵。羽林子侯車府兒,宏羅頓掩翚鳥懾,矜色嫣紅瀲雙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