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漢郊祀歌十九首 其十八 象載瑜
象載瑜,粲六牙。至萬里,自流沙。入天閑,服輿皂。扈法駕,彰大造。翩翩哉,赤鴻來。超虞羅,翔玉臺。翮五文,麗以鮮。銜靈芝,咽醴泉。兆嘉祥,禔景福。八荒來,四夷服。
象載瑜,粲六牙。至萬里,自流沙。入天閑,服輿皂。扈法駕,彰大造。翩翩哉,赤鴻來。超虞羅,翔玉臺。翮五文,麗以鮮。銜靈芝,咽醴泉。兆嘉祥,禔景福。八荒來,四夷服。
武夷山下路,此去幾時程。
檢歷冬將暮,驅車月正明。
客邊聊話別,吟里莫寒盟。
只怕除書到,中途趣入京。
土木非吾事,支東復拄西。
雨盈溝壅葉,簷側礎沈泥。
護壁時編葦,登樓恐折梯。
若無憂撓至,終歲亦安棲。
梅兄乃我義理朋,竹友從我林壑游。
青青不受塵土涴,皜皜肯與紅紫侔。
別來天涯今幾載,老大相逢俱白頭。
玉龍排空展鱗鬣,天姥振佩鏘琳璆。
古心姱節自為伴,嚴氣正性誰能儔。
兒童莫作飛絮看,道眼無以空花求。
花飛絮舞兩值遇,殆天之合非人謀。
嬌禽謾夸顏色好,弱羽難禁寒風遒。
寄爾南枝尺寸地,莫與鶩群為輩流。
何人畫工巧位置,使我坐對消閑愁。
卻風吹灰萬象改,平生故交還在不。
綈袍猶思見范叔,雪堂賸欲逢元修。
故山自有歸隠處,瑯玕成林雪成塢。
會當見汝面目真,西湖西畔踏雪尋故人。
入寺嫌僧俗,獨行松逕幽。
夜扉崖室寂,齋磬鐵盂秋。
谷棧云迷級,石溪霜迸流。
維摩不語坐,何日病能瘳。
簫鼓別船鳴,吟邊酒自傾。
遠山多少意,幽鳥兩三聲。
風急浪爭起,云開雨不成。
斷橋歸已晚,塔杪夕陽明。
異席賓階愧上西,喜觀微俗頓風移。
一堂酬酢古冠屨,千里循良世鼎彝。
詩繼紹興賢守句,教明直講太平儀。
遼遼曠典今重舉,從此愚夫可與知。
酒醒殘月明,欹枕聽鐘聲。
風露秋將晚,家山夢輒驚。
客塵侵老鬢,官職借虛名。
卻羨僧無事,此心如水清。
東方正氣毓元身,夙稟春陽澤物心。
應昴酂侯依漢日,騎箕傅說作商霖。
地隆鼎鉉關三極,風動笙鏞葉八音。
稽首君親同介壽,鄖山鄞水等高深。
暝色秀林霏,危樓挹翠微。
靜中知必壽,樂矣自忘歸。
道話清堪對,塵襟凈欲飛。
金丹在何許,我欲扣玄機。
向來心事劍能知,曾結仙人汗漫期。
南浦看花春載酒,西園刻燭夜吟詩。
凄涼風月隨殘夢,零落江湖似斷棋。
千里洪崖秋水隔,暮云無處說相思。
西湖風物好,每被寺僧分。
榻臥通宵月,窗開疊嶂云。
天寬多境界,地靜隔囂氛。
憶昔陪清話,平生所未聞。
中年為此別,悲動故交情。
案上云林卷,山中風木聲。
夢回驚復喜,詩在死如生。
幾番西郊路,逢師獨自行。
住與老逋鄰,空湖隔市塵。
布衣安破屋,白發守清貧。
引鶴風穿袖,聽猿月滿身。
五言吟得苦,一字不投人。
舅家如母在,慟哭淚沾襟。
平日經聲斷,茲晨佛力深。
墓廬猶手構,梱則是夫箴。
山上半慈竹,從知契夙心。
老妻倦縫紉,癡兒厭藜藿。
一貧誰復言,多累吾已錯。
山半云可耕,山下泉可鑿。
軒冕亦儻來,豈得長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