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其三
窮邊寒日慘無光,沙草連天走白狼。百戰健兒爭射獵,秋風躍馬黑山陽。
窮邊寒日慘無光,沙草連天走白狼。百戰健兒爭射獵,秋風躍馬黑山陽。
山人惟委命,豈戀世塵間。
干祿不得志,移家住遠山。
醉眠溪石靜,吟倚草堂閒。
到想無馀事,林僧日往還。
夢寐家園百里間,
秋來青蕊想班班。
但得諸公為臨賞,
也如老子對南山。
長征此去路無窮,漠漠征塵逐晚風。
一片孤城哀角外,千竿修竹夕陽中。
血腥戰骨爭饑犬,雨打荒營沒亂蓬。
但愿牧民來召、杜,笙歌重見舊瀛東。
誰寫翠虹影,騰攫上輕綃。只應西岳峰頂,仙掌共高標。下有茯苓千歲,閱盡秦封漢代,甲子等昏朝。仿佛度清籟,中夜奏簫韶。
榮三秀,擎五粒,勢岧峣。龍門岋嶪,穹然東控海門潮。已兆松生腹上,佇起東山安石,玉燭待公調。壽域九州遍,方許訪王喬。
壽域今躋七十庚,飛花瑞雪自輕盈。豐年兆徵齊民樂,砂邑棠生香氣迎。鐵畫銀鉤追北海,潘江謝月驚群英。欣看矍鑠精神好,玩水游山任意行。
景運重開盛世天,喜登耄耋舞蹁躚。風流跌宕真高士,巽退謙和是隱賢。江水東流長浩浩,福緣匯至自年年。會當快飲三杯酒,大好河山色更妍。
虎踞龍蟠十二門,王侯第宅若云屯。百蠻入貢天威重,四海朝元國勢尊。曉日旌旂明禁路,春風簫管沸名園。唐堯虞舜今皇是,未必江潭老屈原。
蓬萊御氣挹晨霞,萬國山河擁帝家。金殿勢吞滄海日,玉樓光映赤城霞。巨鰲偃蹇乘丹闕,舞鳳飄飖翼翠華。遙想至尊巡幸處,六龍高駕五云車。
鳳凰城闕壓金湯,龍虎旌旂護未央。萬國衣冠朝玉陛,百蠻歌舞進瑤觴。花迎宮扇紅霞曉,日落天袍翠霧光。江海小臣無以報,空將詩句美成康。
大明宮闕勢岧峣,萬歲聲呼山動搖。金殿九重明日月,玉樓十二插云霄。青絲馬上王孫貴,丹轂車中趙女嬌。自是鳳城春色好,祗將心事計漁樵。
翠輦檀車往復回,風情九陌障塵埃。錦袍公子呼鷹出,茜帽僧官躍馬來。云外笙歌聲宛轉,水邊樓閣勢崔嵬。少年自有看花興,欲賦觀光愧不才。
昨書曾報過吳城,
細數行人馬上程。
寒月滿湖圓又缺,
今宵應到舊南京。
斜陽明晚渡,
倦馬踏寒云。
岸動移舟影,
沙喧落雁群。
山城秋似畫,
水市暮多聞。
老客歸心急,
無眠到夜分。
坐制東南意可知,
中原盜賊任交馳。
可憐后事輸周寶,
且欲三分效猘兒。
樓上迎仙終未見,
庭前乘鵠復誰欺。
野烏入室成先兆,
正是將軍跋扈時。
國僑昔使晉,賜莒二方鼎。重器古所貴,況兼駢以整。我觀傳紀間,所載亦井井。紀甗齊賄珍,襄鐘鄭賂诇。壽夢與甲父,郜舒文互省。寶鼎雖不一,奇偶勢殊等。偉哉莒國器,至今余炯炯。二鼎雖已淪,雙即乃猶并。文曰莒小子,萬年寶用永。徒家弗受文,佐祝文考鯁。同質非殊范,一文乃異皿。紋回云點黑,班留苔翠冷。枵腹略類瓠,象圓欲說餅。彎環形抱珥,樸素義尚褧。黝若髹點漆,澤比金出礦。先子寶其一,珍重如搢珽。常念延津劍,何日得合并。李丈念兩美,不合心終耿。連城乃歸趙,商于不欺郢。瑞若聯珠璧,斷豈續頸脛。遂使千載下,藝苑快雄騁。嘗考莒世次,略可得其梗。茲及郊公,七主生非挺。獲拿季友歸,出仆行父請。務婁及滅明,奔執不自拯。密鄆城恃陋,防茲地非迥。蝸角國難為,強鄰況壓境。豈類漢孝宣,技巧夙精警。乃與所制器,今古同彪炳。什襲重綈錦,裝潢斫檀癭。非獨虞壺儷,直與齊罍逞。子產號博物,晉賜始管領。我不黃熊辨,兩器乃獨秉。眾金同紛羅,譬若囊出穎。離合千百年,薈萃乃俄頃。摩挲發古思,作歌志深幸。
夢醒已無跡,
愁來不可尋。
鐙殘照孤館,
葉落響疏林。
寒月淡于水,
秋鐘冷若琴。
寂寥當夜半,
擁枕獨悲吟。
數夕孤眠如度歲。將謂今生,會合終無計。正是斷腸凝望際。云心捧得嫦娥至。
玉困花柔羞抆淚。端麗妖嬈,不與前時比。人去月斜疑夢寐。衣香猶在妝留臂。
從來英杰自消磨,
好笑人間事更多。
艮上巽宮為進發,
千車安穩渡銀河。
問訊故園今若何,
不堪歸計尚蹉跎。
祇應庭下千叢菊,
今歲雨勻花更多。
千古芳流真孝美,北宮之女嬰兒子。后能斯者亦云稀,木蘭不再緹縈死。
貝州傳是古清陽,逸事閨閣遺口香。有村名留四女寺,有祠像塑四女裝。
昔年過此等荒跡,凄風夜雨落帆席。重來作宰幾秋春,邑中掌故頻考覈。
考覈愈紛愈未詳,引證失據無主張。土語嘖嘖說漢世,史書炳炳數唐芳。
主唐女則冠以來,尚宮學士歷可頌。明明五女祀四之,如何一憲不得共。
主漢群稱傳氏家,若姊若娣芬齒牙。種槐插柳事徵實,飛升語轉涉浮夸。
入主出奴鮮直義,強作附會徒異議。何如唐存漢并存,唐存其五漢存四。
一家各還一家真,同是懿美無虧人。上報二老劬勞力,下全畢世貞孝身。
兒身但為父母有,恥向人間問姑舅。粉黛脂澤絕鐘情,晨昏侍側常團首。
生前固為綱常扶,歿后尤愧鄙薄夫。廟祀千年馨百代,蘋蘩采采薦盤盂。
即今河干寒凜冽,祠門風起檐響鐵。意是貞魂劃云來,皎皎明月同空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