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毛子和鄭薦玉
長腰如玉穩如金,千里西城待一霖。
憂國元戎真瀝血,還家倦客更關心。
臥聽簷吹長疑滴,起看江云只愿陰。
但得街頭官酒賤,速呼毛鄭與同吟。
長腰如玉穩如金,千里西城待一霖。
憂國元戎真瀝血,還家倦客更關心。
臥聽簷吹長疑滴,起看江云只愿陰。
但得街頭官酒賤,速呼毛鄭與同吟。
稻谷長得像玉一樣修長飽滿,穩如金子般珍貴,千里外的西城正盼著一場甘霖。憂國的主帥真是嘔心瀝血,返鄉的倦客更是關心農事。躺在床上聽著屋檐風聲,總以為是下雨聲,起身看江上云,只盼著它能帶來陰天降雨。只要街頭官酒價格便宜,就趕緊叫上毛子和鄭薦玉一起吟詩。
長腰:指長腰米,一種稻谷。
元戎:主帥。
瀝血:比喻竭盡忠誠、懇摯。
倦客:指作者自己,在外奔波感到疲倦。
簷吹:屋檐下的風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時可能處于干旱時期,影響到了農事。詩人可能有感于國家和百姓的狀況,以及主帥的操勞,抒發了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突出特點是將對國家的憂慮與對農事的關心相結合,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春半忽驚狗馬疾,年來似是龍蛇辰。謝醫少錢長卻藥,暖骨累裀聊借人。味為補虛一試肉,事求如意屢生嗔。正愁未了形骸外,生老病苦只此身。
十年不踏瑪瑙石,今日重登巾子峰。外湖水繞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崔老題詩欲招鶴,生公說法善降龍。浮云富貴眼前見,從此道人輕萬鐘。
先生元豐后,筆法陵晉漢。摹擬遍天下,真偽紛相半。嘗經石鐘山,作記濡柔翰。流落百年間,水漬頗壞爛。從何得此本,裝軸成珍玩。卷舒眼增明,百偽莫能亂。夢奠微言絕,箋注多乖叛。先生傳家學,論著入條貫。新經出王氏,但付一笑粲。水經文簡省,陋者亦欺謾。事在耳目外,未可以臆斷。李渤姑無論,道元亦足嘆。
杰閣臨江渚,危樓倚翠微。天隨飛鳥下,鐘出暮云歸。竹醉春溪影,鴉喧古樹暉。登臨豁耳目,振袖欲翻飛。
江色浮空四望遙,青山斜倚木蘭橈。何人共擊中流楫,散發回看大海潮。
茱萸這里無一滴,趙州無言便走出。春去秋來三百年,拄杖至今猶倚壁。
病骨秋增痛,衰容日減華。臉霞憐竹葉,鬢雪妒菱花。往事嗟何及,歸程望轉賒。少年歌舞地,此日屬誰家?
扁舟欲問西林寺,湖水紆回到每遲。吏部尚為文暢序,拾遺能廢贊公詩。山中借榻塵機息,月底行杯樹影移。明日風煙各分首,江湖夜雨夢相思。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難逢。寄食年將老,干時計未從。秋來句曲水,雨后敬亭峰。西北長安遠,登臨恨幾重。
籬落縱橫一徑分,平生杖屨幾登臨。某山某水機緘露,彼室彼廬精分深。檢校舊規心欲折,摩挲新志淚難禁。素車白馬人歸后,鶴唳猿啼總些音。
漁舟曉集澄江灣,設柵布網如重關。兩曹分張鼓齊發,風雷簸蕩波濤間。大魚踉蹌浮額鼻,挺叉入水喧群蠻。小魚往往脫疏目,獲少不怪陽侯慳。割鮮矠藁總民力,地利在余焉敢匿。載登鼎俎享群公,退食庶幾無赧色。羨馀頗饜仆隸腹,細瑣亦任漁人得。堪嘆結繩遺禍階,物命公然恣人食。南臺司馬初辭官,香粳細膾且加餐。倘聞涸轍遺枯鮒,更借西江萬頃寬。
此地何由見此城,伊州哈密竟誰名?荒村漠漠連天闊,眾木欣欣向日榮。靈鳳景星爭快睹,壺漿簞食笑相迎。圣恩廣闊沾遐爾,夷貊熙熙樂太平。
風來綠葉聲,濕我青春雨。絮絮似低吟,飛飛如振羽。
病臥碧山久,愁添白發新。一冬無雨雪,四海有風塵。妻子移家遠,親朋折簡頻。梅花應笑我,出語欲驚人。
汪芒后至知何用,敗骨空專一素車。南國使君歸故里,霜鴻飛舞送朱輪。謝公白首乘軒地,長記滄波洗屐時。六龍未入雍州日,曾負詩書臥白云。君王旦暮方嘗膽,猶筑池塘長紫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