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其九
幡翣離三殿,簫笳接兩都。堯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豈并游韶石,應同去鼎湖。愁聞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幡翣離三殿,簫笳接兩都。堯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豈并游韶石,應同去鼎湖。愁聞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藤蘿荊棘離離草,
枯樹無退還不倒。
敗棄知他疊幾重,
不消一陳秋風掃。
伍子塘如練,帆影沒晴空。使君舊筑高閣、上接落霞紅。
闃寂柳洲亭子,時聽漁舟唉乃,月出叫征鴻。煙起垂楊外,秋入碧梧中。
更東望,云間矗,九點峰。以文會友于此、荏苒各成翁。
斗酒百篇揮灑,年少呼梟浮白,意氣盡豪雄。陵谷一朝改,郁邑庶人風。
登輿睡思尚昏昏,
斗柄銜山月在門。
雞犬未鳴潮半落,
草蟲聲在豆花村。
戚戚抱羸病,悠悠度朝暮。
夏木才結陰,秋蘭已含露。
前日巢中卵,化作雛飛去。
昨日穴中蟲,蛻為蟬上樹。
四時未嘗歇,一物不暫住。
唯有病客心,沈然獨如故。
萬樹從中別有天,
舟搖倒影壽山前。
佛頭摩盡當年樂,
今日相看我亦仙。
暮色萬物淺,海山秋遂深。
蛟寒依石窟,樓回出村林。
嘆逝驚生意,蠲情費道心。
西風汝須惜,疏鬢詎能任。
大麥新炊苜蓿盤,一壺春酒小團欒。金丹九死生靈命,莫作尋常糲飯看。
冬春餓骨委寒波,宿麥離離柰爾何。此日一餐雖志喜,愧無膏澤汗顏多。
山雞對鏡舞,盤旋無時休。
文章召爭競,知與生為仇。
不如抱我樸,神與太素游。
倏忽不相鑿,攻取當無由。
人世縱迫隘,持此狎海漚。
踏破宮墻萬瓦煙,夕陽紅似靖康年。欲聽簫鼓空流水,更指榛蕪作弄田。
彼黍茫茫乾凈土,此都渺渺別離天。金床玉幾無消息,一角靈光向宛然。
當年鐙火下樊樓,忍把杭州作汴州。橋上鵑啼新法變,江邊馬渡舊京收。
石欹艮岳天難補,簾飏離宮鬼自鉤。一事轆轤惆悵甚,宣和書畫不曾留。
洛陽貴紙寫《三都》,爭似千金買諫書。報國將軍歸北寺,移家天子占西湖。
畫船晴雨花深淺,絕塞冰霜雁有無。此是橋山弓劍地,不堪飲器用頭顱。
叢殘史冊小朝廷,彈入吳弦不耐聽。湖上春寒天水碧,帳中酒熱帝衣青。
班師怏怏三軍雨,攬轡迢迢一使星。剩有搴簾黃袖子,相州樓上話飄零。
劉伶醉夜梅花地,
海客仙槎粉水天。
滿院春光薄,陰晴不自持。色香無著處,高下總低枝。古月當中見,天風匝地吹。與君同寂寞,疏雨閉門時。
不辨勞亭色,誰知遠別心。大堤多近水,斜日漸移陰。疊浪生平地,新條暗舊林。東風太無賴,搖曳碧階深。
一片橫塘月,芙蓉鏡里看。參差棲鷺跡,掩映釣魚竿。葉覆青油幕,花擎白玉盤。涉江歸去晚,北斗正闌干。
何用直干霄,低垂近寂寥。閒窗添個個,虛室靜蕭蕭。白日心先遠,青云路轉遙。此君不可見,形影兩無聊。
秋色與心清,秋花剌眼明。南山天一角,滄海月三更。愛此孤光合,因之逸興生。翛然陳跡外,相對兩忘名。
古桐高百尺,全體含宮商。偶爾見孤影,要之非所長。疏枝凋玉露,片月墮銀床。我亦和光者,相期在善藏。
我愛洞天樹,花開正歲寒。真香無可得,留影與人看。骨格空還傲,塵根凈到乾。繁華非所羨,息蔭且盤桓。
去天無咫尺,映地有千尋。已近桑榆景,猶存冰雪心。秦封云羃羃,龍臥息深深。不見赤松子,韜光惟陸沉。
法王降世恒星隱,
詩老移家氣象干。
添與今朝作故事,
可知位力一般般。
藍川流水杏花初,
城市心塵肯到無。
箬笠蓑衣煙雨去,
老翁依舊一狂奴。
天語褒循吏,除書出禁林。
人言家法好,我嘆主恩深。
易了當官事,難酬報國心。
門前驅五馬,欲別更沈吟。
瑣窗黃鳥,傍人啼逗,懨懨天氣。送離愁、一寸柔腸里。偏不分、鸚哥睡。
畫闌風雨催花墜。欹枕非關醉。算春光九十,匆匆過了,多少閨中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