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改邪歸正
拼音:gǎi xié guī zhèng
注釋:邪:不正當、不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
同義詞:戴罪立功 、放下屠刀 、改惡從善
反義詞:怙惡不悛 、歧路亡羊 、死不改悔
例句:["1. 雖然他從前做了不少惡事,但如今已經改邪歸正了。","2. 一個壞人如果能改邪歸正,我們應該給他自新的機會。","3. 一個改邪歸正的人,我們應該歡迎他,不可心存偏見。","更多句子 ++"]
出處: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印證:["1.《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2.《西游記》第一四回:「這等真是可賀!可賀!這才叫做改邪歸正,懲創善心。」","3.《封神演義》第五六回:「父親若肯依孩兒之見,歸順西周,改邪歸正,擇主而仕;不但骨肉可以保全,實是棄暗投明,從順棄逆,天下無不忻悅。」","4.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一六出:「足下莫非是吳將軍么?怎換了大唐旗號,敢是改邪歸正,恭喜恭喜!」","5.《三俠五義》第五○回:「誰知江樊見了相爺秉正除奸,又見展爺等英雄豪俠,心中羨慕,頗有向上之心。他竟改邪歸正。」","6.《孽海花》第二一回:「若說要我改邪歸正,阿呀!江山可改,本性難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