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自出機杼
拼音:zì chū jī zhù
注釋: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同義詞:別出心裁 、別出新裁 、別具慧眼
反義詞:襲人故智
例句:["1. 他設計的衣服自出機杼,總是能引領起風潮。","2. 他的文章自出機杼,風格特異,讓人愛不釋手。","3. 同樣是扯鈴,到她手上就能自出機杼地玩出新花樣。","更多句子 ++"]
出處:《魏書·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印證:["1.《魏書.卷八二.祖瑩列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源)","2.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五.作文自出機杼難》:「大抵作文欲自出機杼者極難,而古賦為尤難。」","3.《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上海設廠,自造第一號輪船告成。汽鑪船身,皆考究圖說,自出機杼。長十八丈,寬二丈余,命名恬吉。」","4.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七.凌廷堪》:「春谷名承書……工詩古文,自出機杼,空無依傍,寓神明於規矩之中,不屑為世俗之詩文者也。」","5.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陸放翁詩》:「放翁詩凡三變。宗派本出於杜,中年以后,則益自出機杼,盡其才而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