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自慚形穢
拼音:zì cán xíng huì
注釋:形穢:形態丑陋,引伸為缺點。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
同義詞:慚鳧企鶴 、茍且偷安 、妄自菲薄
反義詞:大模大樣 、大言不慚 、孤芳自賞
例句:["1. 是我覺得自慚形穢,不敢邀你到我家來。","2. 他那么出色,我和他相比,真是自慚形穢。","3. 你不必自慚形穢,那些人也沒真正高明到哪里去。","更多句子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印證:["1.《聊齋志異.卷四.雙燈》:「魏視書生,錦貂炫目,自慚形穢,靦顏不知所對。」","2.《歧路燈》第七二回:「婁樸學問淵博,這紹聞久不親書,已成門外漢。……紹聞在婁樸面前,不免自慚形穢?!?,"3.《鏡花緣》第一九回:「細細看去,不但面上這股黑氣萬不可少,并且回想那些脂粉之流,反覺其丑。小弟看來看去,只覺自慚形穢?!?,"4.《三俠五義》第三五回:「誰知見了顏生,不但衣冠鮮明,而且像貌俊美,談吐風雅,反覺得局蹐不安,自慚形穢,竟自無地可容,連一句整話也說不出來。」","5.《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濟川看看他們,再看看自己,覺著背后拖了一條辮子,像豬尾巴似的,身上穿的那不伶不俐的長衫,正合著古人一句話,叫做『自慚形穢!』」","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卻也奇怪,他的老婆聽說他要納妾,非但并不阻擋,并且竭力慫恿。也不知他是生性不妒呢?還是自慚形穢?或是別有會心?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