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再接再厲
拼音:zài jiē zài lì
注釋: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斗,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同義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變化多端 、不屈不撓
反義詞:得過且過 、知難而退
例句:["1. 我們絕不怕失敗,再接再厲,越挫越勇。","2. 我們將再接再厲,制作更精采的節目,答謝大家。","3. 我軍攻下這個據點,立刻再接再厲,向下一個目標挺進。","更多句子 ++"]
出處: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印證:["1.明.婁堅〈祭曹周翰文〉:「鳴呼!歲行在子,君試京兆,再接再厲?!?,"2.《甘肅通志.卷四九.藝文》引唐龍〈紅石峽歌〉:「出入不避豺狼鋒,健兒鼓行一當百。猛將橫槊氣如虹,再接再厲敵膽落?!?,"3.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西人跑馬,所以賭勝負也?!d馳載驅,再接再厲,各奏爾技,聿觀厥成。」","4.清.劉坤一〈稟兩省部院〉書:「殺賊先鋒二百余人,賊卻而復前,我勇再接再厲,賊遂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