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載舟覆舟
拼音:zài zhōu fù zhōu
注釋:民眾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同義詞:覆舟載舟 、民為邦本 、水可載舟
出處:原文見《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講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 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問,圣君之問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曰: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 仰視榱棟,俯見幾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 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 魯四郊,亡國之虛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