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以德報怨
拼音:yǐ dé bào yuàn
注釋: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同義詞:報怨以德 、不念舊惡 、感恩戴德
反義詞:報仇雪恨 、報讎雪恨 、背槽拋糞
例句:["1. 他的以德報怨,使歹徒深受感動,悔不當初。","2. 與其以德報怨,不如以直報怨;這是孔子給我們的教誨。","3. 他年紀雖輕,卻能不計前嫌地以德報怨,令人十分欽佩。","更多句子 ++"]
出處: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老子》六十三章)
印證:["1.《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源)","2.《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列傳.部解》:「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3.《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裴松之注引《輅別傳》:「及成人……每欲以德報怨。常謂:『忠孝信義,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細直,士之浮飾,不足為務也?!弧?,"4.《周書.卷三七.韓褒列傳》:「褒因是奏曰:『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有詔許焉?!?,"5.《宋史.卷三九六.史浩列傳》:「上知之茂嘗毀浩,曰:『卿豈以德報怨耶?』浩曰:『臣不知有怨,若以為怨而以德報之,是有心也。』」","6.《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老伯,你平日常講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怎的此時自己,又以德報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