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言之有物
拼音:yán zhī yǒu wù
注釋:物:內容。文章或講話有具體內容。
同義詞:持之有故 、言必有中 、言簡意賅
反義詞:廢話連篇 、空洞無物 、無的放矢
例句:["1. 這篇文章言之有物,擲地有聲。","2. 這本書言之有物,的確值得一讀。","3. 寫文章必須要言之有物,切忌空話連篇。","更多句子 ++"]
出處:《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印證:["1.宋.蘇軾《東坡易傳.卷四.家人卦.初九》:「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至矣!言之有物也,行之有恒也,雖有悍婦暴子弟,莫敢不肅。然而未嘗廢恩也,此所以為至也。」","2.明.許孚遠〈觀我堂摘稿序〉:「究本言之無聲無臭,渾然同源推用,言之有物,有則毫發不爽,故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皆所以止於至善之實事,本末終始,一以貫之者也。」","3.《唐宋文醇.卷三九.眉山蘇軾文》引宋.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清.高宗評語:「嘗考韓、李之書,其期於言之有物者,則此文固未嘗論及。至其言詞章者,雖昌黎無以踰矣。」","4.《清朝四書文.劉子壯.君子篤於親》:「中后四比,近情切理,亦從古籍沉浸得來。時文中言之有物者。」","5.《孽海花》第二○回:「惟首兩句籠罩全篇,末句總結大意,不必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