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拾人牙慧
拼音:shí rén yá huì
注釋:拾:撿取;牙慧:指別人說過的話。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
同義詞:矮子看戲 、步人后塵 、吠影吠聲
反義詞:標新立異 、別具肺腸 、別具慧眼
例句:["1. 這是拾人牙慧的看法,缺乏創意。","2. 這篇論文毫無見地,不過拾人牙慧而已。","3. 這件作品的設計理念,有拾人牙慧之嫌。","更多句子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p>
印證:["1.清.金埴《不下帶編》卷一:「寒村鄭太史,為一時西清之冠。其稱詩也,一空前論,戒拾人牙慧,謂須自我作古?!?,"2.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篇一.論文辨偽》:「某甲本不知文,而偏又習知文家似是而非之說,宜其拾人牙慧而又失所指,其不通二也。」","3.清.袁枚〈寄奇方伯書〉:「大概著書立說,最怕雷同,拾人牙慧。」","4.清.吳雷發《說詩菅蒯》:「余凡諸立論,斷不肯拾人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