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普天同慶
拼音:pǔ tiān tóng qìng
注釋: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同義詞:大快人心 、額手稱慶 、歌功頌德
反義詞:哀鴻遍野 、怨聲載道
例句:["1. 雙十國慶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2. 在這普天同慶的節日里,人們都喜氣洋洋。","3. 當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時,真是普天同慶,萬民歡騰。","更多句子 ++"]
出處:《三國志·魏書·郭淮傳》:今溥(普)天同慶而卿最留遲,何也?
印證:["1.《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星》引晉.傅玄〈賀老人星表〉:「老人星見,體色光明,嘉占元吉,弘無量之佑,隆克昌之祚,普天同慶,率土含歡。」","2.《晉書.卷二一.禮志下》:「今皇太子國之儲副,既已崇建,普天同慶。謂應上禮奉賀?!?,"3.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而猥頒厚賚?!弧?,"4.《隋唐演義》第六八回:「幽恨綿綿方適愿,普天同慶恩波遍。生死一朝風景變,漫道黃泉,也自通情面?!?,"5.《孽?;ā返诙兀骸杆箷r正是大清朝同治五年,大亂敉平,普天同慶,共道大清國萬年有道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