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連篇累牘
拼音:lián piān lěi dú
注釋:累:重迭;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
同義詞:繁文縟節 、連編累牘 、連篇累冊
反義詞:短小精悍 、簡明扼要 、片言只語
例句:["1. 讀者對短文的喜愛,勝過那些連篇累牘的長文。","2. 王經理連篇累牘的報告,使得與會者都昏昏欲睡。","3. 文章應該寫得簡明扼要,連篇累牘的作品不易受人歡迎。","更多句子 ++"]
出處:《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
印證:["1.《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源)","2.《朱子語類.卷八三.春秋.經》:「后來張文潛深取之,故其所著雖連篇累牘,不過只是這一意。」","3.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學詩有三節: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4.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至本朝,則詩與歌詞,連篇累牘,推為群芳之首。」","5.明.湯顯祖《還魂記》第六出:「他歸朝燕,黃金累千,一言擲地,萬歲諠天,則俺連篇累牘無人見!」","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這詞章之中,艷體詩又占了一大半,再看那署的款,卻都是連篇累牘,猶如徽號一般的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