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涓滴歸公
拼音:juān dī guī gōng
注釋:涓滴:小水點,比喻細微的東西。形容屬于公家的財物全部繳公,不占為私有。
同義詞:顆粒歸公
反義詞:大飽私囊
例句:["1. 像他這種涓滴歸公的行為,值得每個人效法。","2. 因為少數投機分子未能涓滴歸公,才會造成這起弊案。","3. 涓滴歸公雖然只是一件小行為,卻考驗著人性的貪婪。","更多句子 ++"]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真正是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
印證:["1.《清史稿.卷二○.文宗紀》:「近年軍糈浩繁,不得已而借資民力商力。然必涓滴歸公,撙節(jié)動用,始得實濟。」(源)","2.清.劉坤一〈自強軍奉調赴東節(jié)經布置江防片〉:「李占椿統(tǒng)兵有年,威惠兼施,廉明篤實,於所部各營軍餉截曠銀兩,無不據實開報,涓滴歸公,一洗軍營陋習,操守實為可信。」","3.《官場現形記》第二三回:「小侄自己一個錢的薪水不支,以及天天到局里辦公事,什么馬車錢,包車夫,還有吃的香煙,茶葉,都是小侄自己貼的。真正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4.《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小侄情愿報效,捐來的錢,涓滴歸公,一個薪水也不敢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