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隅,海角。亦泛指沿海地帶。
1.也稱文貝﹑砑螺。中軟體動物名。殼圓質潔白,有紫色斑紋,大者至尺許。
1.亦作"紫?"。亦作"紫襢"。
2.摽,通"標"。古代戎服巾幘上的紫色邊飾。在軍事戒嚴時佩戴,作為標志。
1.草名。又名紫蕨。初生時莖紫色,似鱉腳,故名。見《爾雅.釋草》。
1.茶名。指茶餅。
紅藻門,紅毛菜科。藻體紫紅、紫褐或帶褐綠色,為薄膜型葉狀體,基部以盤狀固著器附著于淺海巖石上。廣泛分布于溫帶和亞熱帶沿海。富含蛋白質和碘、磷、鈣等,可供食用、藥用。
傳奇劇本。明代湯顯祖作。作者曾據唐代蔣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改編為《紫簫記》,此劇據《紫簫記》重寫。寫霍小玉與李益的愛情故事。劇本改李益負心為奸人離間,并以夫妻和好結束。
1.宮殿名,天子所居。唐宋時為接見群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在大明宮內。
2.泛指宮廷。
3.借指帝王﹑帝位。
1.殿庭臺階,以紅色涂飾,故稱。
1.駿馬名。
1.帝王所乘的車子。
1.官金的一種。凹處有紫色,故名。
1.見"紫菂"。
1.亦作"紫的"。
2.紫色的蓮子。
1.古寶劍名。
2.紫色光芒。形容人目光銳利。
3.祥瑞之光。
1.帝王宮殿。
又稱黑貂”。哺乳綱,鼬科。外形像黃鼬。體毛暗褐色。耳大,吻尖,尾毛蓬松。主要吃鼠類,也捕食其他小獸或小鳥。毛皮珍貴,是中國東北三寶”之一。已能人工養殖。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帝都。
1.硯匣的別稱。
1.即紫芝。
1.指隱逸或修道之心。
1.見"紫芳心"。
1.皇太后所居的宮室。
2.指道家煉丹房。
3.紫色的果實。
1.花名。麝囊花的別名。
1.傳說中的神鳥。亦指衣上鳳鳥花紋。
1.貴官朝服。
1.貴官系印用的紫色絲繩。
1.道教稱仙人所居。
1.紫色車蓋。帝王儀仗之一。借指帝王車駕。
1.紫蓋﹑黃旗,均指現于斗牛之間的云氣,古代術士以為帝王符瑞。
1.一種接近赤紅的紫色。
2.古錢幣名。
1.羊的一種,毛色淡黑,毛根紫,故名。所制皮裘稱佳品。
詔書。古時詔書盛以錦囊,用紫泥封口,上面蓋印,故稱紫誥金章。
1.金碧輝煌的殿閣。多指帝居。
2.指仙人或隱士所居。
3.唐代曾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因稱宰相府第為紫閣。
指帝王禁宮三千艷女羅紫宮。
1.神話中廁神名。又稱子姑﹑坑三姑。相傳為人家妾,為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役。正月十五日激憤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見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五﹑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一說,姓何名楣,字麗卿,為唐壽陽刺史李景之,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殺于廁中,上帝憐憫,命為廁神。舊俗每于元宵在廁中祀之,并迎以扶乩。事見《顯異錄》以及宋蘇軾《子姑神記》。
1.閣名。在北京西苑太液池(今中南海)西岸。清代于閣前殿試兵部中式武舉,又為元旦宴請藩屬王公之處。
1.傳說中海名。
1.猶紫霄。指天空。
紫色兔毛。又特指用紫色兔毛制成的毛筆。性較硬。
1.中藥名。也稱人胞。用人的胎盤(胞衣)加工制成。能補元氣,治身體虛弱﹑虛勞﹑喘咳等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一.人胞》。
2.道家稱修煉而成的仙液。色紫,謂服之可長生。
1.古時尚書令﹑仆射﹑尚書等高官朝服外負于左肩上的紫色囊。
1.即紫荷。
1.即紫荷。
1.野狐。
1.詔書。渙,散。比喻皇帝令出必行,如汗出于膚,不可復收。
1.道教傳說中最高的神仙。
1.朝廷機要部門。
1.星名。借指帝王的宮殿。
2.道教稱天上仙人居所。
3.泛指天空。
4.唐代重道教,尊奉老子為玄元皇帝。唐玄宗時于兩京(長安及洛陽)及諸州置玄元皇帝廟。京師號玄元宮,諸州號紫極宮。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道教》。
1.紫色的馬韁繩。清代對皇室近支和有功的高級官員特許乘馬用紫韁,以示恩寵。
1.即降真香。也稱降香。可入藥。燒之其煙直上,傳說能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