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偏癱,半身不遂。
1.更迭相代。次,通"佽"。更代。
1.平庸而繁冗。
1.謂才識平庸且生性懶惰。常用作自謙詞。
2.指才識平庸且生性懶惰的人。
1.常德,一般的道德規范。
2.指普通人的德行。
1.根據事情的不同情況,采取妥善的處理方法。
1.猶因此。
1.依樹架屋。喻指隱居鄉野。
1.相傳為上古時代的紀年單位,十紀中的第八紀。
1.見"因陀啰"。
1.由頭。指作為憑借的事物。
1.梵語indra的音譯?;蜃g為"因提梨"﹑"因陁羅"。意譯作天主或天帝釋。本為雷雨之神,或謂保護世界之神。
1.見"因陀啰"。
1.連詞。表示原因或理由。
1.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他有關事物。
1.相沿成習,沿襲。
沿用過去的一套,沒有創新;模仿別人的因襲守舊|因襲前人。
1.傳說中的國名。
1.由于小事疏忽而誤了大事。
2.指因圖小利而造成大的損失。
1.謂親善仁愛之心。
①沿用;守舊而不改變因循舊習|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②拖拉;疲塌因循誤事。
1.沿襲舊規,不思革新。語本《漢書.循吏傳序》"光(霍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因為吃東西噎住就停止進食。比喻做事出了點問題就停止不干了同學搞實驗,會產生某些問題,但決不能因噎廢食,因此而廢除實驗課。
1.倚傍;依托。
2.原因;原委。
3.辦法。
1.猶順應。
1.理由;由頭。
2.因緣,緣分;因果。
3.原委;原因。
4.辦法。
1.三國蜀譙周所著《仇國論》中虛構的國名。
1.機會;緣分。
2.依據;憑借;攀附。
3.勾結。
4.羅織罪名,加以構陷。
5.竅,比附。 6.發端;緣起。 7.原因。 8.佛教語。佛教謂使事物生起﹑變化和壞滅的主要條件為因,輔助條件為緣。 9.舊時常以宿世的"因緣"來解釋人們今生的關系。猶言緣分。 10.關系。 11.姻緣。因,通"姻"。
1.舞文弄法以謀取財利。
1.相傳為齊國獄名?!豆騻鳎压荒辍?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何休注"因諸者,齊故刑人之地。"徐彥疏"舊說云即《博物志》云'周曰囹圄,齊曰因諸'是也。"按,今本《博物志》無此文。一說"因諸"為齊國放逐犯人的地區。見陳立《公羊義疏》卷六四﹑俞樾《群經平議.公羊傳》。
1.猶因素。
1.山之北邊。
1.陰霧和塵埃。
1.濃云。
1.背陽的水岸∮的南岸。
1.亦作"陰暗"。
2.黑暗﹔昏暗。
3.比喻懊喪﹑消沉。
4.不可告人的﹐不光明正大的。
1.喻指社會生活中黑暗消極的一面。
1.猶陰暗。
1.幽深。
1.暗中報復。
2.迷信謂在陰間得到報應。
1.覆蔭庇護。
1.謂不受陽光照射。敝﹐通"蔽"。
1.內向而剛愎。
1.形容幽深。
1.猶隱蔽。
1.亦作"陰颷"。
2.陰冷的狂風。
1.見"陰飆"。
1.北枝的樹梢。
1.江河的南岸。
1.神兵﹔鬼兵。
2.指女兵。
1.便衣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