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種可在冰雪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1.指皇帝的車駕。
1.清高超群。
1.公正的評論,亦指公正的輿論。
2.清雅的言談。
3.閑談,談天。
1.亦作"清粃"。
2.在池上設置的小室,供禽鳥棲息,以便捕捉。
3.謂帝王田獵游樂的苑囿。
1.高潔淳美。
1.清鮮美好。
2.清雅美妙。
3.清秀美麗。
4.猶清貴。
1.明麗而嫵媚。
1.寒素之家。
2.清貴的門第。
3.書香門第。
1.猶言清白人家。
1.清新華麗。
1.平息;消除。
1.見"清秘"。
1.猶清靜。
2.猶嚴密。
1.清靜;安寧。
1.謂躺臥在床上休息而未入睡。
1.清高。謂避世離俗,潔身自好。眇,通"杪"。
1.高遠貌。
1.亦作"清玵"。
2.輕清。指天體。
3.清高美好。亦指清高美好之士。
4.清新妙品。
5.清新美妙。
1.《詩.周頌》篇名。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樂章。
3.即太廟。古代帝王的宗廟。
1.清晰敏捷。
①清澈明凈月夜清明。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③政治開明,有法度有條理天下清明|生于清明之世。④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掃墓清明時節雨紛紛。
1.謂東南風。
1.《周禮.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鄭司農注引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古代寒食禁火,唐宋在清明時取榆柳火賞賜近臣﹑戚里等,故稱為清明火。
中國漢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公歷4月5日前后。這一天,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動。
中國畫。宋代張擇端作。絹本長卷。淡設色。以汴河為構圖中心,展示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各階層人物的生活和動態。開卷處為汴梁近郊的景致;中段描繪漕船泊航于汴河,行人往來于拱橋;卷末表現市區街衢店肆。畫中人物超過五百五十,不同類型的舟車各為二十余,市肆民居不可勝數。細節真實,技法高超。
1.清茶。
1.清澄而深遠。多用以形容天空。
1.明亮的眼睛。
1.清靜;清和。
1.清正而能干。
對別人顧盼的美稱音問難屢通,何由覿清盼。
1.清雅的癖好。
1.清酒。
1.生活清寒貧苦。
1.清貴的官吏。
2.猶上品。
1.唐大曲名,后用為詞牌。相傳唐開元中,李白供翰林,時宮中木芍藥盛開,玄宗于月夜賞花,召楊貴妃侍酒,以金花箋賜李白,命進新辭《清平調》,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絕句,平仄不拘。宋詞蓋因舊曲名,另創新聲。雙調五十字,平韻。參閱唐李浚《松窗雜錄》﹑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
1.唐南詔王以下最高行政官員。有坦綽﹑布燮﹑久贊之分,共六人。相當于唐朝的宰相。
1.猶言輕松話。
話本集。明代洪fc261嚶 T名《六十家小說》。分《雨窗》、《長燈》、《隨航》、《欹枕》、《解閑》、《醒夢》六集,每集收小說十篇,共六十篇。現存小說二十九篇,其中殘文兩篇。既有宋元人作品,也有明代人作品。大都依據傳抄原文,不作潤飾,保存了話本的質樸面目。
1.太平世界。
1.猶清談。
1.清新質樸。
俗稱凡立水”。不含顏料的透明漆。由樹脂或樹脂加干性油及溶劑組成。可用作透明的罩光用漆;加入顏料,可制得各種色漆。
1.詩文的一種風格。謂清新奇妙的境界。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有"清奇"一品。
2.美妙奇異。
3.清秀不凡。
1.天空中清明之氣。
2.引申為光明正大之氣。
3.猶冷靜,冷清。
4.猶清秀。
5.猶閑氣。
1.受糞之器,即俗謂馬桶之類。清,同"圊"。
1.謂清澈不深。
2.淺顯;不深奧。
3.指銀河。
1.清廉強干。
1.清靜,安靜。
1.清新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