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中的一種神雞。《神異經.東荒經》"蓋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潮水應之矣。"后為報曉雄雞的美稱。
2.一種金首雞形。古代頒布赦詔時所用的儀仗。《太平御覽》卷九一八引《三國典略》﹕"齊長廣王湛即皇帝位﹐于南宮大赦﹐改元。其日將赦﹐庫令于殿門外建金雞。宋孝王不識其義﹐問于元祿大夫司馬膺之﹕'赦建金雞﹐其義何也?'膺之曰﹕'案《海中星占》曰﹕天雞星動﹐當有赦。由是帝王以雞為候。'"《新唐書.百官志三》﹕"赦日﹐樹金雞于仗南﹐竿長七丈﹐有雞高四尺﹐黃金飾首﹐銜絳幡長七尺﹐承以彩盤﹐維以絳繩。將作監供焉。擊掆鼓千聲﹐集百官﹑父老﹑囚徒。"因用為大赦之典。
3.即錦雞。
4.傳說中的太山之靈。古時為瑞物﹐以為聲教昌明則金雞現。
5.比喻太陽。 6.佛教用以譬喻達摩的讖語。謂佛法東來。
1.第一。
1.自己承認﹑交代過失。
1.謂以禾為榜樣。比喻不忘根本。
1.指某個地區中最富有的人家。
1.自首并悔過。
1.開啟禍端。
2.禍首。
1.秦制以斬敵首多少論功晉級◇因稱斬下的人頭為"首級"。
1.指因思念引起的頭痛。
1.首謀。
1.頭盔。
2.殿試第一等。
3.泛指第一。
1.即首種。
1.猶序言。
2.首先選擇任命。
1.首先推薦。
2.指科舉考試中被取為第一名。
1.第一次;第一期。
1.試卷中成績最好的。指第一名。
2.書籍的第一卷。
1.頭盔。
1.謂科舉考試名列一等。
1.點頭同意。
1.伏罪招供。
1.首相。揆,宰相的職位。
1.比喻最知音者。夔,堯舜時樂官。
1.佛典《首楞嚴經》的省稱。
1.猶首罪。指罪行最重者。
指律詩的第一聯(一、二兩句)。不必對仗。因其居于一首詩的頭部而得名。
①頭和頸保全首領。②為首的人集團首領|梁山首領。
1.首發號令。
1.首級和俘虜。
2.偏指首級。
3.猶斬獲。
1.古代按首級及獲俘數量評核軍功的標準。
1.上路出發。
2.猶路途。
1.帶頭作亂。
2.作亂之為首者。
1.謂揭發他人而免于連坐。
1."首"指美好的頭發,"面"指姣好的面容∠指美麗的容貌。
2.外表,表面。
3.謂詩文的開頭。
1.自始至終。
2.本末,原委。
1.最先謀劃;首倡其儀。
2.主犯。
1.鷓鴣的別名。
1.首先發難起事。
1.指頭腦。
2.為首的人;領導人。
1.舊指造反作亂的為首者。
1.謂主謀藏匿罪犯。
1.人死后的第七日。
1.發妻。
1.亦作"首邱"。
2.《禮記.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鄭玄注"正丘首,正首丘也。"孔穎達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處,雖狼狽而死,意猶向此丘。"后以"首丘"比喻歸葬故鄉。
3.懷念故鄉。
4.猶故鄉。
1.見"首丘"。
1.指農歷七月。
計數時首先彎屈大拇指,為第一。因以首屈一指”表示第一或最高他是本城首屈一指的富┖潰說到棋藝,他是首屈一指的。
1.一種主要供集郵鑒賞用的特制信封。封上貼以成套的紀念郵票或特種郵票,在發行該項郵票的第一天,用當天郵戳將郵票蓋銷,故有此稱。
1.謂開始并無異謀。
2.猶言第一個歸順從善。
3.《史記.儒林列傳》"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內及外。"意謂實施教化自京師開始,京師為四方的模范◇因以"首善"指首都。
1.指首都。
2.最好的地方。
1.見"首善之地"。
1.猶首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