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中有殼軟體動物的總稱。其殼古代曾用作貨幣。
1.帷帳陳設。張,通"帳"。
出版家。字筱齋,號菊生,浙江海鹽人。清光緒進士。曾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因參與維新變法,戊戌政變后被革職。1901年起主持商務印書館工作。曾主持編輯中國第一部小學教科書《最新初小國文教科書》。著有《校史隨筆》、《涵芬樓燼余書錄》等。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廣東文昌(今屬海南)人。1912年畢業于廣東陸軍速成學校。曾加入同盟會,并參加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參加領導百色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長、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副參謀長、新四軍副軍長、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山東軍區司令員。建國后,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中共中央監委副書記。是中共第八至十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北宋哲學家。宋明理學創始人之一。人稱橫渠先生,鳳翔fd2aO(今屬陜西)人。曾講學關中,故其學派被稱為關學”。認為氣”是充滿宇宙的實體,氣不生不滅。由于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著作有《正蒙》、《易說》等。
北宋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宋徽宗時為翰林圖畫院畫師。專工界畫宮室,擅畫街市、舟車、橋梁、城郭、房舍。有長卷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存世。
1.見"張旜"。
1.亦作"張旃"。
2.展開﹑張掛起赤色曲柄的大旗。旜,古時出聘時用之。
3.謂出使。
1.張開,展開。
1.方言。猶言結結巴巴。
1.形容驚慌的樣子。
1.漢游俠張回﹑趙放的并稱。一云漢游俠張子羅﹑趙君都的合稱。
2.漢張敞﹑趙廣漢的并稱。二人為地方官,均有治績。
1.鋪陳,鋪敘引申。
2.張開植立。
1.方言。故意推辭。
1.謂施張職事。
1.同"張致"。
2.方言。謂注意衣著儀表。
唐代詩人。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煙波釣徒,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曾登明經第,待詔翰林。不久遭貶謫,遂隱居江湖。今存《漁歌子》五首,為早期文人詞名作。
革命烈士。天津人。女。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干事。文化大革命”中堅持馬列主義基本觀點和黨的原則,反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篡黨活動。1969年被捕入獄。1975年4月4日被殺害。1979年她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愛國將領。字文白,安徽巢縣(今巢湖)人。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后,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湖南省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曾率部參加淞滬一二八抗戰和八一三抗戰。抗戰勝利后,代表國民黨參加軍事調處三人小組。1949年作為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到北平參加國共和談,雙方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被國民黨政府拒絕后留在北平。建國后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1.模樣;樣子。
2.引申為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1.同"張致"。
2.主見。
東漢醫學家。名機,南陽郡涅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創用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體現了理、法、方、藥的一系列辨證施治原則,提出了三因致病說◇世尊其為醫圣”。
1.虛誑放肆。
1.謂發揮主體作用。
2.主張;作主。
元代詩人。字仲舉,世稱蛻庵先生,晉寧(今屬云南)人。早年隨父在杭州,后隱居揚州,出仕后官至集賢學士。曾參與編修遼、宋、金三史。有《蛻庵詩集》。
1.鋪張字句。
國民黨抗日名將。山東臨清人。1916年起在馮玉祥部任職。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曾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長。七七事變后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北平市市長。平津陷落后去南京。1938年參加徐州會戰,在臨沂大勝日軍板垣師團。同年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壯烈殉國。
奉系軍閥。山東掖縣(今萊州)人。土匪出身。投靠馮國璋,任師長◇轉投張作霖,任山東軍務督辦、直魯聯軍總司令♂征暴斂,殘殺百姓。北伐戰爭時,南下對抗國民革命軍,不久兵敗◇被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派人殺死。
1.猶敷奏。鋪陳奏上。
1.延展聳立。
1.開口說話。常指討價﹑借貸﹑乞求等。
1.猶張口結舌。
奉系軍閥首領。奉天海城(今屬遼寧)人。土匪出身。1916年起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在日本支持下長期統治東北。1924年打敗直系軍閥,控制北洋政府◇任安國軍總司令、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曾殺害共產黨人李大釗。1928年同蔣介石作戰失敗,退回東北。因未滿足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中國東北主權的全部要求,途經皇姑屯(今屬沈陽)車站時,被日軍預埋的炸藥炸死。
三國魏大將。字fd28*fd27#河間fd29O(今河北任丘北)人。原為袁紹部將,官渡之戰后歸曹操。曹丕稱帝后,任左將軍。公元228年,率軍西拒諸葛亮,在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大破蜀軍前鋒馬謖,因功升車騎將軍◇在木門(在今甘肅天水境)與蜀軍戰斗中,中箭而死。
唐代畫家。名一作藻,字文通,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官至鹽鐵判官,后被貶,移忠州司馬。擅畫山水松石,能雙手握筆,一畫生枝,一畫枯枝。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畫論對后世影響很大。
1.具奏章上報。
1.根由;依據。
1.奏章﹐奏表。
2.標記;象征。
3.猶表彰。
1.古代樂舞名。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初名學乘,字枚叔,后改名絳,號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參加戊戌變法運動,失敗后東渡日本。回上后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被監禁。出獄后到日本組織光復會,并參加同盟會,主編《民報》。辛亥革命后從事反袁世凱斗爭。學識淵博,在哲學、文學、史學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有《章氏叢書》等。
1.見"章蔀"。
1.亦作"章部"。
2.我國古歷法名詞『初所傳的六種古代歷法以十九年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二十蔀為一紀﹐三紀為一元。冬至與月朔同日為章首﹐冬至在年初為蔀首。
1.花紋和色采。
1.草書的一種。筆畫有隸書波磔﹐每字獨立﹐不連寫。
2.起草奏章。
1.顯著;廣泛流傳。
各種規章制度次律令,定章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
1.書體的一種。即八分書。
1.復姓。
1.古代善舞的人。
1.指公文。
1.衡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