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國家發動的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世界性戰爭。戰爭首先于1931年9月在亞洲爆發,日本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日本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9年9月,德軍向波蘭發動進攻,隨后英、法兩國對德宣戰,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0年,德軍侵占北歐和西歐。1941年6月,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同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日軍占領東南亞。同年美、英、蘇、中、法等國結成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蘇軍轉入反攻,美、英軍迫使意大利投降。次年,美、英軍在法國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蘇軍解放本土后越境作戰。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也對日本宣戰,中國抗日戰爭轉入反攻階段。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簽訂投降書,戰爭結束。這場戰爭先后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億以上的人口卷入。
1.像鏡子一樣清澈的水面。
1.鏡面潔凈。
2.比喻清明太平。
1.光滑晶瑩能反映人﹑物形象的石頭。
1.以歷史為借鑒。
1.察視并獎飭。
1.明察并寬恕。
1.平靜明凈的水。
2.指鏡湖。
1.遮蓋鏡子的軟簾。
1.鏡匣里的抽屜。
1.明凈的天空。
1.占卜法之一。于除夕或歲首﹐懷鏡胸前﹐出門聽人言﹐以占吉兇休咎。
1.形容十分潔凈。
①指照相機的暗箱。②盥洗室內設置的裝有長方形鏡子的箱狀設備。
1.鏡中的物象。
2.指水中物像。
1.鏡中。
2.喻明潔物體的中心。
3.指鏡湖中心。
1.比喻白發。
1.即鯧。
1.比喻圓滿。
1.鏡中之月。喻虛幻的影象。
2.猶戴月。謂星夜奔走﹐十分辛勞。
1.指鏡湖。
1.鑒察﹔明察。
2.用鏡子照。
1.鏡中之鸞鳥。
1.明察洞徹。
1.關閉。
1.閉門。
1.關閉。
1.關閉。
1.閉戶。
1.門戶關鎖。
2.指門閂﹑門環之類。
1.宮禁。
1.明察貌。《左傳.襄公五年》"《詩》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杜預注"扃扃,明察也。"一說,不安貌。
1.心胸狹隘,不開朗。
1.拴縛圈禁。
1.門閂鎖鑰之類。
2.關閉,鎖閉。
3.引申為隔絕。
1.見"扃鼏"。
1.覆鼎之物。
1.謂科舉時代考生各閉一室應答試題。
1.指墓室。
1.亦作"扃鏁"。
2.鎖閉。
1.見"扃鎖"。
1.唐時高麗民間所設的學校。
1.猶門徑。
1.門窗。
2.關閉窗戶。
1.門戶鎖鑰。
2.比喻出入必經的要地。
3.關閉,鎖閉。
1.馬肥壯貌。亦指肥壯之馬。
1.放牧。亦指牧苑。
1.《詩.魯頌》之,《駉》詩與《商頌》之《那》詩的并稱。
1.馬肥壯貌。
1.明亮而通徹。
1.太仆寺卿的副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