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威脅人主。
1.即螽斯。
1.含情默視。
1.亦作"?眇"。
2.遠視貌。
1.罷免,謂解除官職。
1.見"免避"。
1.亦作"免辟"。
2.避免。
1.免不了。
1.難免,不可避免。
1.古代帝王用于罷免大臣的冊書。
1.被罷官的人。
1.消除;免掉。
①刑罰上的免除處罰,即免予刑事處分”,指對于犯罪情節輕微或有某種特殊情況(如犯罪后自首且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犯罪分子不判處刑罰。其前提是確認犯罪分子有罪,因此雖不判處刑罰,仍可給予其他處分。我國刑法規定了免除處罰的情節。②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也有免除處罰,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其情節作了規定。
1.罷免,黜退。多指免官。
1.受人款待時的謙詞。
1.亦作"免的"。
2.以免;省得。
3.猶免除。
1.見"免得"。
1.謂官府依例免征調稅。唐代官府每年向每丁征收規定數量的絹﹑綾﹑絡﹑布等物資,謂之調。
1.消除,除掉。
1.謂居喪者以時除去纏于首﹑腰的麻帶,僅穿衰服。表示不純吉,亦不純兇。
1.免除成丁者徭役的憑證。
1.釋放。
2.謂免除出納役錢戶的差役。
1.免繳費用;不收費。
1.宋代百姓納錢代替勞役的一種制度。
1.宋代百姓向政府繳納的免役錢。
1.古代喪服。
1.免征賦稅。
1.免于桎梏,不受刑罰。
1.解除官職。
①脫帽。古人表示謝罪免冠引咎。②不帶帽子免冠照片。
1.猶免遣。
1.謂三歲?!墩撜Z.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后因稱三歲為"免懷之歲"。
1.免除禍害。
1.避免災難。
1.減輕或免除。
1.宋承五代后唐制,舉人獲準不經解試(薦名于朝廷的地方考試),直接參加禮部試,稱"免解"。
1.即免解進士。唐宋時,進士即是舉人,與明清時鄉試榜稱舉人,會試榜稱進士者不同。
1.請對方不要插嘴或不必開口提出要求。有時含諷刺意味。
1.放心,不掛念。
1.猶免绖。
1.謂入場﹑乘車等不必購票。
1.免除職務并遣送回鄉。
1.勉強。
1.被釋放遣送的囚犯。
1.免除。
1.避免,防止。
1.分娩。
1.謂守孝期滿,除去喪服。
1.赦免;宥罪。
1.脫身免禍。
2.分娩;生育。
1.宋代應科舉考試者解試合格后被批準不經省試(禮部的考試)而直接參加殿試,謂之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