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累碁"。
2.堆疊棋子。比喻形勢危險。
1.佛教語。喻指清凈如明珠的心性。
1.謂心思專一。
1.謂心思笨拙,不善言談』,同"笨"。
1.內心。
2.指物體中心的部分。
3.指餡子。
4.方言。食用的動物的心臟。
1.即心字香。
1.爐香名。
1.佛教宗派名。即禪宗。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標的,故稱。
1.佩服,傾倒。
2.心里陶醉。
1.形容極其迷戀。
1.見"心醉魂迷"。
1.歡欣。
1.歡暢。
1.欣喜感戴。
1.歡欣舞蹈。
1.歡樂。
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戰役。1937年10月1日,日軍第五師團及關東軍一部突破長城防線,向太原進犯。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和前敵總指揮衛立煌在忻口地區組織防御。13日,日軍五萬余人在飛機、坦克支援下,猛攻忻口西北側南懷化陣地。中國守軍頑強抗擊,雙方傷亡較大,中國守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師長劉家騏英勇殉國。與此同時,日軍一部向大白水猛攻,先后占領娘子關、榆次、平定。忻口守軍于11月2日撤退。8日,太原失守。
1.快樂。
1.高興而仰慕。
1.猶悲喜。
1.悅服仰慕。
1.歡樂幸福。
1.喜悅貌;愉快貌。
1.高興暢快。
1.喜悅與惶恐。
1.猶企望。
1.欣慰。
1.猶言歡欣鼓舞。
1.猶喜好;想慕。
1.欣喜得意貌。
2.興旺貌;興盛貌。
1.欣幸,歡喜而慶幸。
1.猶羨慕。
1.喜悅。
1.歡快。
1.歡樂。
1.欣喜。
1.猶言歡欣鼓舞。
1.裝在器物中心的捻子或有起動作用的簡單的裝置。如蠟燭的捻子﹑爆竹的引線等。
2.指蛇舌。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強迫清政府訂立的喪權辱國條約。1901年(舊歷辛丑年),清政府代表奕肌⒗詈枵掠胗ⅰ⒚饋⒍懟⒌隆⑷鍘奧、法、意、西、荷、比十一國公使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為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抵押;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反對外國侵略;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重要地區;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準居住,并允許各國駐兵保護。這個條約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辛酸痛楚。
2.酸痛。
1.辛苦。
1.薪俸。
1.商紂﹑夏桀的并稱。商紂名帝辛﹐夏桀名履癸﹐兩人均為有名的暴君。
2.泛指暴君。
1911年(舊歷辛亥年)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894年,孫中山建立興中會,后又成立中國同盟會,多次發動反清武裝起義。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筑權,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掀起保路運動。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先后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解體。獨立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孫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組成了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月,清帝下詔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力下,孫中山于4月被迫解職,代表地主買辦階級利益的袁世凱竊據了政權,革命遂告失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國兩千年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但是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見黃花崗起義”(1252頁)。
即辛棄疾”。 【辛稼軒】即辛棄疾”。
1.泄漏消息。
2.中醫病癥名。指風邪久入腠理間,以致出現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癥。
3.中醫病癥名。皮膚長小疙瘩并有瘙癢的病癥。
1.猶解恨。
1.紛雜飛散。
1.排放洪水。
1.透露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