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古代五行學說中的"金"這一行。
2.指晉朝。古代哲學家在五行學說中用五行相勝來比附王朝的興替。認為每一個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質)﹐循環往復﹐終而復始。因晉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
3.指秋。
1.博大深沉。
2.包含;包藏。
3.含蓄;含混。
1.綽號,外號。
1.水勢盛大貌。
1.雄渾浩大。
1.渾然合成。
1.水流盛大貌。
1.謂投擲骰子,六子擲成同一種彩色。
1.謂舊時科舉,被解送應試者全部錄取。
2.同"渾花"。
1.糊涂話,瞎話。
1.渾濁而發黃。
1.渾濁貌;紛亂貌。
1.舊指天地開辟前元氣未分﹑凝一團的狀態。
2.混雜﹑不分明貌。
3.糊涂無知貌。
4.形容迷糊,不清醒。
形容混沌無知的樣子。
1.糊里糊涂,蒙昧無知。
1.大水涌流貌。《山海經.西山經》"﹝不周山﹞北望諸?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一說﹐指水噴涌之聲。參閱郭璞注。
1.混亂。
1.見"渾金璞玉"。
見〖璞玉渾金〗。
1.總括;概括。
1.愚魯莽撞的人。
1.混亂。雜亂,無條理。
1.見"渾淪吞棗"。
1.見"渾淪"。
1.整個地吞下棗子。比喻籠統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1.混漫,雜亂。
1.廣大無邊貌。
1.混沌蒙昧。指上古人類未開化的狀態。
2.謂廣大無邊的境界。
3.凝;不分明。
1.凝,不分明貌。
1.渾融潛藏。
1.綽號;外號。
1.昏暗幽深。
1.質樸淳和。
1.謂融結為一體。
1.見"渾樸"。
1.猶混同。
〈方〉渾蛋。也作混球兒。
1.完整;完全。
1.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形容完整不可分。語本《二程遺書》卷二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1.見"渾然天成"。
1.愚昧的人;糊涂人。
1.渾合,融合。謂融會不顯露。
1.謂全家。
1.全身本領。解,武術用語,猶套。
1.全身是膽。形容人膽量極大。
1.水濁而深。
2.方言。反正,橫豎。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結論或結果。
1.渾濁不清的水。比喻齷齪的處境。
比喻趁混亂的時機攫取利益。‘渾’也作混(hún)。
非常像;酷似。
1.謂不露鋒芒,與世無爭。語本《老子》"挫其鋭,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
1.樸素,不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