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留心;關注。
1.借指學宮。
1.封鎖關閉。
1.關鎖。
1.封鎖包圍。
1.鎖和鑰匙。喻關鎖。
1.炬火,小火。
1.駕車之具。觼,有舌之環;軜,兩驂內側的轡繩。觼用以系軜,因稱。《詩.秦風.小戎》"龍盾之合,鋈以觼軜。"朱熹集傳"觼,環之有舌者。軜,驂內轡也。置觼于軾前以系軜,故謂之觼軜。亦消沃白金以為飾也。"一說謂觼和枘。軜,通"枘"。高亨今注"觼,有舌的環。軜,當借為枘,橛柱,或圓或方,似現在的釘子。鋈以觼枘,是說白銅的觼和枘。古代貴族的龍盾上加個白銅環,環有舌鉗入盾上。車箱裹釘上白銅橛柱,盾就掛在上面。"
1.驚貌;驚懼貌。
1.謂鳥獸以爪翅獵物。
2.引申指擒拿。
3.攫取﹐掠奪。
1.盜取﹐竊取。
1.輕慢﹐輕侮。
1.搶奪;掠取。
1.傳說為黃帝時動作敏捷的人。
1.以爪搏擊。
1.抓取獵獲。
1.《列子.說符》"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時﹐不見人﹐徒見金。'"后因以"攫金"謂盜劫財物。
1.亦作"攫挐"。
2.以爪相持。
3.獵取;捕捉。
4.爭奪。
5.張牙舞爪。
1.鷙鳥。兇猛的鳥。
1.猶攫噬。
1.竊奪。
掠奪。
1.爭奪。
1.見"攫閷"。
1.亦作"攫殺"。
2.抓取噬殺。
3.喻嚴刑酷法。
1.抓取而吞噬。
1.奮力猛擊。
1.跳躍。
1.謂彈琴時琴弦一張一弛。語本《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
1.猛抓。
1.白晝搶劫。
1.謂以爪抓取﹐以嘴啄食。
1.騰擲﹐跳躍。
1.即貑貜。
1.貑貜。
1.即猿猴。
1.貑貜。
1.猶言快速行走。
1.猶跳躍。
1.猶行伍。
1.軍事情報;軍事消息。
1.軍營壁壘。
1.軍中用的鼙鼓。
1.清綠營兵編制的一種名稱。
1.兵卒。
1.兵器上沒有血。謂未交鋒就取得勝利。
1.指軍官。
2.指軍一級的指揮機關。
1.軍中的文書簿冊。
1.軍用的財貨。
軍事操練。
1.指軍隊的下級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