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雞鹿塞"。
1.臉朝下仆倒。
1.合撲。
1.古郡名『置,郡治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東北,縣東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龍城,以產珍珠著名。
1.見"合浦珠還"。
《后漢書·孟嘗傳》載合浦郡(在今廣西合浦縣東)盛產珍珠,由于采求無度,珠蚌漸漸徙移到鄰郡。孟嘗做了合浦太守后,立刻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以合浦珠還”比喻人去復返或失物重歸舊主。
1.陰陽之氣相交合。
2.慪氣;賭氣。
3.猶投合。
①契合;符合驗之以事,合契若神。②融洽;投合君臣合契。
1.立文書契約等,鈐印于騎縫處,謂之合鈐。
1.猶集資。
1.和睦親族。
1.和諧情感。
2.猶理應。謂合乎情理。
合乎情理。
1.同慶。
1.開閉。《漢書.兒寬傳》"以為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祇,祇戒精專以接神明。"顏師古注引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開閉于天地也。"一說猶合舉。王先謙補注"李訓祛為閉,義本《廣雅》,然于文為不辭。《文選.舞賦》注,《后漢.班彪傳》注,并云祛,舉也,是祛有舉義。宗祀天地,薦禮百神,是為合舉于天地神祇也。"
1.順應時勢;善于權變。
1.核驗契據。
1.和合群眾;團結群眾。
2.與集體融洽相處。
3.猶成群。
1.猶交鋒。
1.謂聚在一起,同為任俠之事。
1.驗證帛符。繻,漢代出入關隘的帛制憑證。
1.對驗瑞玉。
1.聯合弱者。
1.聚合消散;聚集分離。
2.統一與分裂。
1.用幾種顏色的布料拼成鞋面的鞋子。
1.該殺。
2.謂樂曲終止。
3.了結。
1.謂事有著落。
(~兒)(衣服)適合身材這套衣服做得比較~。
1.謂符合玄妙﹑神奇的事理。
2.與神契合。
1.唐代一種以歌詠為主,伴隨舞蹈的伎藝。
2.亦作"合笙"。宋代說書的一個流派。藝人當場指物賦詩,也稱唱題目。其內容滑稽并含諷勸意味的,叫喬合生。
1.謂聲音符合節奏。
2.和聲;和鳴。
3.猶齊聲。
4.謂合二字成一字之音。
1.見"合生"。
1.同"合十"。
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次夕,一好女至,合什作禮。"
合乎時尚;合乎時宜穿戴~丨這話說得不大~。
1.猶合祭。
2.同炊。謂不分家。
3.同時受享幾處食邑。
1.猶互市。聚集貿易。
①合乎一定的規格、程式。②同‘合適’。
1.符合事理。
1.亦作"合埶"。
2.猶合力;協力。
1.猶成婚。
符合實際情況或客觀要求這雙鞋你穿著正~丨這個字用在這里不~。
1.兩手相合表示敬意。
2.猶協力。
3.掌心向下。
4.協調,和諧。
5.猶適用,合用。
1.見"合下手"。
1.官署。
1.使歸附。
2.和睦順遂。
1.日月運行處于同宮同度,謂之合朔。一般指夏歷每月初一。
2.猶同歷,同正朔。
1.合于一處祭祀。
1.合穎。
1.并合坐具或共一榻。
1.調制湯藥。
1.佛教語。智慧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