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皮膚病。指六畜疥癬之疾。《左傳.桓公六年》"博碩肥腯……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杜預(yù)注﹕"毛皮無疥癬。"孔穎達疏﹕"瘯蠡﹐畜之小病﹐故以為疥癬之痬也。"明劉基《送海寧尹知州之官序》﹕"夫牧也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為之豐其水草﹐適其寢訛﹐去其瘯蠡﹐驅(qū)其豺狼﹐然后物生遂而牧之道得矣。"明張煌言《天地之大德曰生》﹕"或者謂哀榮之事﹐天地亦所并存也。不知四靈可畜﹐仍不礙瘯蠡﹔三蘗先殄﹐亦無傷岳降。"一說﹐瘯蠡即瘰疬﹐結(jié)核病的一種。見陸澹安《左詁補正》(《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第1輯)。
1.干癟的鬼。比喻骨瘦如柴的人。
1.形容火災(zāi)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語出唐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1.方言。廣東人稱呼外國人。
1.舊指和尚。
1.方言。謂鬼死所變的精靈。
1.鬼鬼祟祟,不光明正大。
1.作為仆從的鬼。
1.猶鬼力。
(~兒)①用厚紙做成的假面具,是一種兒童玩具,多按照戲曲中的臉譜制作。②故意做出來的滑稽的面部表情扮~丨他把舌頭一伸,做了個~。
1.即南京石頭城。為南京城墻之一段。
1.亦稱"鬼頭錢"。
2.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的蟻鼻錢中的一種。其形上狹下廣,狹處有小孔﹐面有刻鏤。
1.一種陶瓷的顏色,暗青色。
1.亦作"鬼磷"。
2.磷火。
1.猶言鬼靈精。
1.猶鬼魂。
1.亦作"鬼精靈"。狡猾乖巧的人;機警聰明的人。
2.謂狡猾﹐機靈。
3.精怪。
1.櫸柳的別名。
1.形容走路悄無聲音。
2.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猶言通向死亡之路。
1.見"鬼録"。
1.亦作"鬼箓"。
2.迷信者所謂陰間死人的名簿。
3.指在鬼錄﹐死亡。
1.鬧亂,胡鬧。
1.芭蕉葉的別名。
1.惡鬼名。
1.原主人死后遺留的馬。
2.送葬儀仗中用紙扎的馬。
1.木蓮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木蓮》。
1.為未婚已死男女青年竅冥婚的人。
1.亦作"鬼魅"。
〈書〉鬼怪。
1.見"鬼蜮伎倆"。
1.迷信傳說的鬼進出之門;通往陰間之門。
2.古關(guān)名,即鬼門關(guān)。
3.即鬼門道。
4.陰陽家語。陰陽家謂西北間(干)為天門,東南間(巽)為地門,西南間(坤)為人門,東北間(艮)為鬼門。鬼門為陰惡之氣所聚,百鬼所居。
5.卜筮上的官鬼爻。以六爻干支與五行生克定六親位,以克我者為官鬼爻,是災(zāi)難和不吉的爻象◇世星命術(shù)士稱為官煞。參見"鬼門上占卦"。 6.地名。三門峽的一段。
1.舊稱戲臺上的上﹑下場門。
迷信傳說中的陰陽交界的關(guān)口,比喻兇險的地方。
1.比喻不吉利﹑不成功。
1.謂黑夜迷路。
1.見"鬼迷心竅"。
1.扮演神鬼時戴的假面具,或勾勒的鬼形臉譜。
1.即鬼臉城。
1.指死者的名冊。語本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録。"
1.魔鬼。
1.鬼花樣。
1.機警伶俐。
1.機敏伶俐的人。
機靈1聰明伶俐;機智這孩子怪~的。也作機伶。 機靈2 [jī·ling]同‘激靈’。
1.稱機警伶俐的人。現(xiàn)多用于青少年。
1.捕獵禽獸的機檻。比喻陰謀,圈套。
1.猶思慮。
1.古代提水用的機械裝置。
2.泛指機械轉(zhuǎn)輪。
1.機要秘密的事。
①重要而秘密~文件。②機密的事保守國家的~。
1.古代官衙中掌管機密的機構(gòu)。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