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便器。《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石建﹞取親中裙廁牏,身自浣滌。"裴髎集解引孟康曰"廁,行清;窬,行中受糞者也。東南人謂鑿木空中如曹謂之窬。"按,《漢書.萬石君傳》顏師古注引孟康注,兩"窬"字均作"牏"。明歸有光《陶節婦傳》"已而姑病痢,六十余日,晝夜不去側。時尚秋暑,穢不可聞,常取中裙廁牏自浣灑之。"清錢謙益《永豐程翁七十壽序》"考其家教,不過使其子孫馴行孝謹,澣廁牏﹑數馬足而已。"一說廁牏指旁室門墻邊的水溝。參閱清王先謙《漢書補注.萬石君傳》。
1.胸懷寬闊,度量大。
1.寬待殘疾人。
1.見"寬閑"。
1.從寬減免。
1.寬大,不苛求。
1.從寬減刑。
1.亦稱"寬焦薄脆"。
2.一種又薄又脆的油炸食物。猶今之薄脆。
1.見"寬焦"。
使寬心;解除煩惱母親生氣的時候,姐姐總能設法~。
1.寬容;寬縱。
1.寬厚謹慎。
1.寬厚謙恭。
1.寬大安靜。
1.寬敞高燥。
1.寬大的科條。
1.喻穹蒼。
2.猶松緩。
1.舒暢;舒適。
2.謂面積或容積大。
3.寬裕。
1.猶寬闊。
1.寬厚和樂。
1.寬厚而莊重。
1.寬恕原諒。
1.寬厚的法令。
1.請人留住的敬辭。
1.放寬刑律。
1.寬大不苛細。
1.謂蓬松散亂。
2.寬松,不嚴緊。
1.見"寬猛相濟"。
1.寬大和嚴厲互為補充。語出《左傳.昭公二十年》"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1.從寬減免或赦免。
2.泛指免除﹑廢除。
1.寬解勉勵。
1.待民眾寬厚,不苛刻。
1.寬容憐恤。
1.寬厚賢明;寬大清明。
1.見"寬嘿"。
1.放寬農政,順應農時。
1.猶寬話。不著邊際的話。
1.寬慰勸解。
1.指寬闊平坦之處。
2.寬仁公平。
1.寬厚古樸。
1.猶寬心。
盡讓別人,不爭執;寬容忍讓。
1.寬厚仁慈。
1.寬厚仁慈,氣量宏闊,能容人。
1.寬大容忍。
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追究大度~。
1.寬緩和柔。
1.寬厚明智。
1.廣加修治。
1.猶寬緩;寬容。
1.寬大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