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牛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牛黃》。
1.指以占卜﹑星相等為職業的人。
1.用白術制成的丸散。
1.述說和施行。《呂氏春秋.士容》"今者,客所弇斂,士所術施也;士所弇客所術施也。"高亨《諸子新箋.呂氏春秋》"此言客所收而藏之士所述說而施行之也。"一說猶跅弛。謂不遵禮度﹑放縱不羈。參閱?_猷校釋。
1.法術之士。
2.儒生。
3.指儒生中講陰陽災異的一派人。
4.指以占卜﹑星相等為職業的人。
5.策士;謀士。
1.見"術氏冠"。
1.亦作"術士冠"。
2.即鷸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蔡邕《獨斷》"術士冠,前圓,吳制,邐迤四重,趙武靈王好服之。今者不用,其說未聞。"唐顏師古《匡謬正俗.鷸》"鷸,水鳥……古人以其知天時,乃為冠,象此鳥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禮》記曰'知天文者冠鷸。'此其證也。鷸字音聿,亦有術音,故《禮》之《衣服圖》及蔡邕《獨斷》謂為'術氏冠',亦因鷸音轉為術字耳,非道術之謂也。"章炳麟《原儒》"鷸冠者,亦曰術氏冠,又曰圜冠。"一說非鷸冠。
1.興盛貌。
2.寬廣貌。
1.猶言以隧道計數。
1.怵惕。戒懼警惕。
1.道術學識。
2.學習。
1.學術技藝;學業。
1.亦作"術蓺"。
2.經藝。
3.技術,技能。
4.歷數﹑方伎﹑卜筮之術。
1.見"術藝"。
1.各門學科中用以表示嚴格規定的意義的專門用語。
1.術人。
1.道術才智。
1.道術才智。
2.指好用權術之士。
1.追縱。
1.戍邊備胡。
1.駐守邊疆。
2.充軍邊疆。
1.水運邊防軍需品。
1.邊城。
1.古代防守一地的軍事長官。
1.漢代遣送邊地服役的刑罰。
1.戍守邊關的人。
1.戍卒的妻子。
1.古代駐守一地長官的副職。
1.戍卒所唱的歌。
1.戍邊吏卒的戶籍。
1.戍旗。
1.猶關口。
駐軍fc4fM軍情的高樓戍樓刁斗催落月,二十從軍今白發。
1.戍守﹑巡邏邊境的兵士。
2.邊防駐軍的城堡。
1.古代守邊官兵的通稱。
1.駐守,守衛。
1.官員謫戍所住的地方。
1.古印度四種姓之一。屬第四級,沒有任何權利,僅從事"低賤"﹑"卑微"的勞動,或為高級種姓服役。其實際地位無異于奴隸。也稱首陀羅。
1.戍卒所居的屋舍。
1.邊塞守軍的炊煙。
1.戍役和勞役。傜,同"徭"。
1.戍邊的軍士。
2.戍守邊疆。
1.防守御敵。
1.防御敵人的木柵。
1.古代駐守一地的長官。
1.軍事運輸。
1.見"束阨"。
1.謂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1.即束帛。
1.收起兵器。
1.猶厲兵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