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水泵汲水的深水井。這種井用機械開鑿。
1.干枯的枝條。
1.指枯草的莖。
1.《后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為琴的別稱。
2.《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帝以問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于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后因以"枯桐"代指擊鐘的直長形木魚。
1.干筍殼;竹皮。
2.謂枯竹。
1.謂生死。菀,榮,指生。
1.枯槁的蘆葦。
干枯萎縮荷葉完全~了。
1.干燥的嘴唇。
1.枯萎的梧桐。
1.寂寞閑適。
1.干笑,苦笑。
1.冷漠的心。
1.指病體。
2.謂尸體。
1.《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無情耳。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體中獨任天真而已。"后因以"枯形灰心"形容身心寂靜。
1.干雪。
1.形容聲音沙啞。
1.猶枯萎。
1.干涸的硯池。
1.枯萎倒下。
1.干涸的硯池。
1.干葉,敗葉。
1.一種赤褐色的蛾子。因其靜止時翅膀很像枯葉,故名。幼蟲體形稍扁,能越冬,吃桃﹑杏﹑梨等樹的葉子。
1.枯樹所生的嫩芽。喻老夫得少妻。
2.枯萎之稗草。借指荒蕪之地。
1.猶苦吟。
1.猶板滯。
1.《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四.枯魚過河泣》"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進擊,不顧及失敗。
1.喻身陷絕境。
1.干魚店。《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后因以為典,喻困境﹑絕境。
1.貧乏或豐滿。
1.木名。《周禮.秋官.壺涿氏》"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檕午貫象齒而沈之。"鄭玄注引漢杜子春曰"檕,讀為枯。枯榆,木名。"一說即姑榆。
2.枯老的榆樹。
3.干枯的榆莢。
1.猶荒原。
1.草率耘鋤。
1.枯死。
單調,沒有趣味生活~ㄧ~無味。
1.干涸的湖泊;枯水。
1.猶窮廬。
1.泛指干魚。鳣,魚名。古指鯉﹑鱘等。
1.枯萎斷折。
1.無葉的干枝。
1.見"枯木再生"。
1.亦作"枯冢"。
2.荒墳。
1.枯槁的根株。
1.喻無用之人。
1.殘舊的竹簡。泛指古舊典籍。
2.干枯的竹子。
1.繪畫顏色名。
1.謂枯燥無味地居住。
1.干枯的草根。
1.見"枯筇"。
1.腐爛的尸骸。
1.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