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為修福德而施舍作公眾墳墓的土地。
依靠風力傳粉的花。風媒花都比較小,無花被或花被顏色不鮮艷,沒有香味和花蜜;花粉多而輕,表面光滑,容易被風吹散;雌蕊的柱頭大多有分叉,帶有黏液,容易接受花粉。裸子植物和一部分被子植物的花是風媒花。
1.謂風化淳美。
1.指隨風飄動的衣袖。
1.謂詩文風格柔美。
(~兒)冬天在房門外面加設的擋風的門。也叫風門子。
1.指要沖。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時ㄧ~世界。
1.同"風行一時"。
1.同"風行一世"。
1.見"風起云涌"。
1.比喻事物迅速而普遍地相繼出現。
1.風操聲名。
利用風力轉動的磨。
同‘瘋魔 ’。
1.瘋狂癡癲。
1.陣風的末尾。有風力漸微之意。
1.猶風浪。
1.傳說中的神獸名。
1.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典出《韓詩外傳》。
1.見"風木之悲"。
1.同"風木之思"。
1.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的悲傷。
1.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
1.即風幔。
1.傳說中行風的口袋。
2.古代樂器上鼓風的袋子。
由于空氣運動產生的能量。屬于可更新的、干凈的能源。風能的利用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風速較大、風向穩定、變幅較小的風才宜于風力發電站發電。
1.指外感風邪所致的疾病。
2.風不順。
1.占術的一種。
2.即極樂鳥。參見"極樂鳥"。
1.因雌雄相誘而走失的牛。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
1.同"風馬牛不相及"。
1.中醫病名。即瘧疾。
1.見"風和日麗"。
1.風中的泡沫。比喻短暫虛幻。
1.指具有慣于見風使舵﹑投機取巧的作風的人。
1.亦作"風佩"。
2.指在風中搖動的玉佩。亦用來比喻像玉佩一樣擺動或相碰時發出聲音之物。
1.見"風旆"。
1.亦作"風斾"。
2.風中的旗。
3.特指酒旗。
1.《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后以"風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
1.船帆。
1.猶披靡。
2.風輕輕拂過。
1.指水瓢。古代常用以借指隱居生活。
1.作風,品行。
1.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1.指風傳的議論。
1.比喻飄泊無定。
1.瘋傻蠻橫。
1.古代神話中的風神。
1.指蒲柳。
1.猶風信。
2.風度品格。
3.猶友誼﹑情誼。
4.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