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曲集。元代馬致遠(號東籬)作。一卷。收錄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數十七套,附錄殘缺的套數五篇。
1.恐懼。
1.動亂。
威嚇;嚇(xià)唬不怕武力~。
1.恐嚇威脅。
1.痛心。
1.疑懼。
2.見"恫疑虛喝"。
1.謂虛張聲勢,恐嚇威脅∪,亦寫作"猲"。
1.見"恫疑虛喝"。
1.悲痛憂傷。
1.哀痛怨恨。
1.震驚。
1.即挏馬酒。
1.漢官名。主取馬乳制酒。
1.馬酪。因取馬奶制成,故稱"挏馬";因馬酪味如酒,故稱"酒"。
1.取馬奶制酪。亦指奶酪。
1.棟梁材。
1.屋梁和椽子。借指房屋。
1.滿族復姓。
1.明建州女真諸部之一。因居棟鄂水(即鴨綠江支流佟佳江上游大鴉兒河)而得名。散居在佟佳江中游以西的棟鄂水流域以及大二河﹑大鴉河﹑小鴉河﹑半拉江﹑北古河﹑南古河一帶。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為努爾哈赤所并。
1.屋梁。棟,正梁;桴,二梁。
1.棟梁干材。比喻擔當國家重任的人。
房屋的大梁,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之才ㄧ社會~。
1.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比喻堪當大任的人材。
1.屋棟高大隆起。《易.大過》"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孔穎達疏"猶若所居屋棟隆起,下必不橈。"后用以比喻能擔負重任。
1.指棟梁。
2.比喻擔當重任的人物。
1.見"棟橈"。
1.亦作"棟撓"。
2.屋梁脆弱曲折。
3.喻形勢危急。
1.大角星的別名。
1.猶棟折榱崩。
1.梁柱。
指房屋瞻棟宇而興慕,撫身名而悼恩。
1.屋梁斷折。比喻傾覆。
1.正梁折斷,椽子崩壞。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傾覆。
1.猶棟折榱崩。比喻傾覆。
1.通曉;很熟悉。
1.唐宋朝會時安設香爐的一種幾案。唐鄭谷《寄左省韋起居序》詩"端簡爐香里﹐濡毫洞案邊。"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予昔領門下省﹐會天子排正仗﹐吏供洞案者﹐設于前殿兩螭首間。案上設燎香爐﹐修注官夾案立。予詰吏何名洞﹐吏辭不知。予思之﹐通朱漆為案﹐故名曰洞耳。"一說﹐洞﹐訓"敬"﹐案列于中以起人敬﹐故名。參閱明胡震亨《唐音癸簽.詁箋二》。
1.大開。
2.透辟。
3.穿透﹑打開。
觀察得很清楚~下情 ㄧ~其奸。
1.敞開。
1.見"洞徹"。
1.通紅。
1.穿洞而出。
1.穿透。
很明白;很了解~人情世故。
1.見"洞睹"。
1.猶滌蕩。
1.古代南方少數民族部落的壯丁。
1.混合貌。
2.混沌無形貌。參見"洞洞灟灟"。
3.貫通貌。
4.象聲詞。
1.明徹清醒貌。
1.猶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