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貯藏武器的倉庫。
1.行進,經歷。
1.謂夢境被事實所證驗。
1.隨征的民夫。
1.征召﹑命令。
2.指征召的命令。
1.指征求募集財物或兵員等。
1.召用。
2.猶征收。
1.指晉征南大將軍羊祜。
2.指晉杜預。預卒贈征南大將軍。
1.猶旅思。
1.遠飛的鳥。指鷹隼等猛禽。《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孔穎達疏"征鳥,謂鷹隼之屬也。"南朝梁沈約《宿東園》詩"警麏去不息,征鳥時相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風骨》"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其為文用,譬征鳥之使翼也。"一說指雁。
1.收稅派捐。
1.出征將士穿的戰袍。
2.旅人穿的長衣。
1.見"征旆"。
1.亦作"征斾"。
2.古代官吏遠行所持的旗幟。
1.遠行之馬的韁繩,亦指遠行的馬。
隨風飄零的蓬草。比喻漂泊遠行之人歧路憫征蓬|征蓬未肯歸。
1.出征的鼓聲。亦比喻戰事。
1.謂征召諸侯聘問。
2.謂朝廷以禮招聘賢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員。
1.遠行的日期。
1.出征的騎士。
2.指戰馬。
1.求取。
1.征召起用。
1.古仙人名。
1.遠飛的鳥。
1.猶言抒發感情。
1.謂朝廷以禮聘請出仕。
1.征收;求索。
2.征召訪求;征詢。
3.猶征逐。謂交往過從。
1.遠行人所穿的皮衣。
1.征收索取;征求取得。
1.謂國家征收商品稅與官府專賣。
1.指遠行的船。橈,槳,借指船。
1.遠行的人。
2.指出征或戍邊的軍人。
3.唐代亦專指臨時招募的兵士。
1.謂征收賦稅。
1.祥瑞;吉兆。
1.旅人之衣。
2.借指遠行之人。
1.謂征收賦稅,整頓武備。
1.征收商業稅。
2.往來販賣。
1.出征將士穿的衣裳。
1.遠征軍的哨卡。
1.收捕;緝捕。
1.謂人的神態﹑表情等反映其內心世界。
2.謂通過觀察人的外貌﹑言行等鑒定人物。
1.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1.謂驗證于前圣的遺教。
1.指田賦征收實物。
1.征召的使者。
1.出征的士兵。
1.猶趕集。
1.征引故事。
2.古代試士"策問"內容之一。
3.漢官名,丞相屬官,同六百石。
1.指收取賦稅。
2.今指政府依法向人民或所屬機構收取公糧﹑稅款等。
3.征集吸收。
1.謂天子征召守國的諸侯。
1.征召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