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宰殺活的牲畜禽魚﹐充作美食。
1.歌謠。
1.猶謠言。
1.造謠以惑亂。
1.謠傳警報。
1.歌謠。
1.沒有伴奏的歌曲。
1.見"謡頌"。
1.歌誦。
1.亦作"謡訟"。
2.民間流傳的贊頌。
1.猶言風俗習慣。
2.民間樂曲。一說古曲名﹐即《謡俗行》。
1.民間流傳的歌謠或諺語。
2.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言。
1.歌謠和諺語。
1.指怪異的傳聞和事物。
1.謠諺和議論。
1.歌詠﹔吟唱。
1.見"謡詠"。
1.諺語。
1.造謠毀謗。
1.抭衽免袒。
1.謂插衣襟于帶。
1.即靸鞋。拖鞋。
1.亦作"杳靄"。
2.茂盛貌。
3.幽深渺茫貌。
4.云霧飄緲貌。
1.見"杳藹"。
1.再也聽不到。形容聲音斷絕。
1.消失,渺茫無蹤。
1.悠遠貌。
1.遙遠阻隔。
1.悠遠飄忽。
2.猶倏忽。
1.猶幽靜。
1.消失。
2.懸隔,隔絕。
1.渺茫曠遠。
1.渺茫;迷茫。
2.指渺茫的天際。
1.深幽隱晦。
1.迷茫,凝不清。
1.亦作"杳渺"。
2.悠遠﹑渺茫貌。
3.指幽深晦秘之境。
4.形容文字飄逸高妙。
1.浩渺貌。
深遠的樣子杳渺無所見。
1.渺茫遙遠。
1.指天空,高遠之處。
2.陰暗貌。
3.猶渺茫。
4.謂奧秘莫測。
1.渺茫極遠之處。
1.渺茫悠遠。
1.渺遠而幽微。
1.亦作"杳褭"。
2.猶飄渺;渺茫。
1.見"杳裊"。
1.悠遠清新。
1.渺遠貌。
2.幽深;幽寂。
3.猶悠然。形容心情。
4.形容看不到,聽不見,無影無蹤。
《述異記》卷上說有仙客騎鶴降于黃鶴樓,與人對飲,復又騎鶴而去,不見蹤影。唐代崔顥作《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后以杳如黃鶴”喻指一去不回,全無蹤影。
1.杳然。形容渺茫不見蹤影。
1.幽深。
1.幽深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