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躁郁的心情。
1.蹈踐高危之處。
2.指置身于險境。
1.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
1.就位。
1.買來佩戴。
2.收買使順從。
1.要守喪期間的寡婦除喪服再嫁所出的錢。
1.謂平民納資可以免除徭役『制,爵位到五大夫,武功爵到千夫可免除徭役。復,免除徭役。
1.典出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后以"買賦"喻失意后想方設法,以圖再起。
1.買囑;買通。
1.謂用財帛換取軍功。
1.見"買駿骨"。
1.占卦;求卜吉兇。
1.用金錢買通別人;行賄賂。
1.以財求官。
1.買賣官爵。
1.舊時賭博的一種。
1.《戰國策.楚策三》"﹝蘇秦﹞對曰'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后以"買桂"形容生活所費昂貴。
1.出錢私下了結官司。
2.舊指邊將賄賂敵人以買取和好。
1.收買誘騙。
1.買喜事用的紅色絲織物。
1.舊指狎妓費用。
1.見"買歡"。
1.見"買歡"。
1.舊指官吏趁荒年減免賦稅之機,勒索貪污。
1.收買。
1.以財貨為手段,聯為婚姻關系。昏,"婚"的古字。
1.雇用。
2.買通;收買。
1.招致禍患。
1.買主。
1.求取金錢。
2.買進東西的價錢。
1.以錢求奸。
1.謂低價買進而高價賣出。
1.花錢交朋友。
1.收買結交。
1.謂息事寧人,以圖安逸。
1.漢制,平民可以用錢財買得爵位或用買得某種爵位的錢財贖罪。
1.猶言買官鬻爵。
1.見"買駿骨"。
1.戰國時,燕昭王要招攬賢才,郭隗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國策.燕策一》◇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1.方言。放青苗。參見"買青苗"。
1.古代博戲根據所翻骨牌等的花色要求賭說急口令。
1.猶言賣劍買牛。
1.見"買臉面"。
1.猶言要面子。
1.花錢求得在路上平安通過。
為求平安過路而向盜匪或其他惡勢力交納的錢財曉事的,快留下買路錢|糧米運到路上要收買路錢。
1.見"買馬招軍"。
1.猶言招兵買馬。
①買進賣出;販賣轉相買賣|買賣外幣。②生意合伙做買賣|買賣不成仁義在。③泛指職業,行當做這種看人臉色的買賣太可悲|會計是得罪人的買賣。
以收取一定錢財作為女兒出嫁條件的婚姻形式。起源于父權制氏族出現時,隨著私有制的確立而流行。
1.猶言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