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國家財政收入。
1.同"酸餡"。
1.指刺人的寒風。
2.比喻醋意。多指在男女關系上的嫉妒心理。
3.指文人迂腐拘執的習氣。
1.猶迂腐。
一般指酸類縮水后生成的酸性氧化物。如三氧化硫(so3)為硫酸酐,五氧化二磷(p2o5)為磷酸酐等。
1.悲傷感動。
1.亦作"酸梗"。
2.因悲痛而哽咽。
1.悲痛憂傷。
1.見"酸哽"。
1.酸痛刺骨。形容憤恨﹑悲傷。
1.猶寒酸。
2.引申為菲薄。
中國畫。清代任頤作。紙本立軸。設色。畫面為作者友人書畫家吳昌碩的肖像。用沒骨寫意法繪吳昌碩著官服立于炎日下,神色中有酸寒之態。除面部勾以淡墨外,皆為色塊渲染,筆致簡重老到。
1.悲痛號叫。
1.悲痛遺憾。
1.傷懷,傷心。
1.切成細末的酸咸菜。
2.喻寒酸。
1.蟲名。即莎雞。
1.酢漿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1.亦作"酸虀"。
2.切成細末的咸菜。
1.見"酸齏"。
1.形容聲音悲凄而急促。
1.形容有點帶酸的味道。
2.形容輕微嫉妒或心里難過的感覺。
一類能由于酸堿性的變化而改變自己顏色的化學試劑。一般為弱有機酸或弱有機堿。如在酚酞酸中顯無色,堿中顯紅色;在石蕊酸中顯紅色,堿中顯藍色。
1.草名。多年生草,高二﹑三尺,葉卵形而尖,六七月開白花。開花后,萼肥大成囊狀,包圍漿果,其色紅,根莖花實均可入藥,有清熱化痰的功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酸漿》。
2.酢漿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1.即酢漿草。
1.尖酸刻薄。
1.酸味和苦味。
2.辛酸痛苦。
1.凄慘殘酷。
1.猶言裝模做樣,擺架子。
1.形容悲苦的感情。
1.用豆腐﹑雞血﹑團粉﹑辣椒﹑醋等調制的羹湯。
1.舊時對讀書人的蔑稱。
1.身體酸疼,困乏怕動。
1.悲傷的眼淚。
1.酸楚悲涼。
1.味酸而薄的酒。
1.形容又嫉妒又苦惱的神色。
1.烏梅的通稱。
1.用烏梅浸泡加糖等制成的清涼飲料。
1.悲鳴;哀鳴。
1.酢漿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1.藏族地區的奶制食品。
1.用人工方法發酵制成的半固體牛奶,帶有酸味,易于消化吸收。
牛乳的發酵產品。將新鮮的全乳或脫脂乳加糖或不加糖,經巴氏消毒法殺菌,冷卻后,加入適量乳酸菌,放在恒溫箱內發酵,直至形成均勻的凝塊即成。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易于消化吸收。
1.悲痛凄楚。
1.寒酸氣。
1.寒酸慳吝。
1.悲切;凄切。
1.方言。情歌。
1.小雨貌。
2.凄然,悲傷。
1.謂悲傷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