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語。指昧于佛法,導人入邪的人。
否定(議案)提案被~了。
①某些國家的元首、上議院所享有的推翻已通過的議案或使其延緩生效的權力。②在會議中少數否決多數的權力。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享有的否決權。
1.猶苦口。
1.猶乖戾。
1.猶言困頓受挫。
1.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
不承認矢口~ㄧ~事實。
1.閉塞不通。
2.猶困厄。
1.《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運。
本為《周易》里兩個卦名。天地交而萬物通,叫泰”;天地不交萬物不通,叫否”。用以指世道盛衰、人事通塞、運氣好壞等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本為《周易》里兩個卦名。天地交而萬物通,叫泰”;天地不交萬物不通,叫否”。用以指世道盛衰、人事通塞、運氣好壞等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1.見"否去泰來"。
1.邪惡之心。
1.厄運,壞運。
1.成敗;善惡;優劣。否,惡;臧,善。
2.品評,褒貶。
連詞,是‘如果不這樣’的意思首先必須把場地清理好,~無法施工。
1.停滯;阻塞。
1.謂厄運終結,好運轉來。
1.見"否終則泰"。
1.亦作"否終斯泰"。
2.謂閉塞到極點,則轉向通泰。
1.合菜共煮的粥。
1.鳥名。即布谷鳥。
1.古代賦稅的一種。指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代替力役的人口稅。
春秋末期吳國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打敗越兵,乘勝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踐屈服。又開鑿邗溝,以圖北進,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北)大敗齊兵。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越軍乘虛攻入吳都◇來越國再次興兵攻吳,他兵敗自殺,吳亡。
1.見"夫唱婦隨"。
1.亦作"夫橈"。
2.劍衣。
1.夫之親族。
1.一種按丁口征收織物的賦稅。
1.人人。
夫妻新婚~。
1.相傳春秋時﹐楚狂接輿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請為治淮南。接輿笑而不應。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從之又違義。于是夫負釜甑﹐妻戴纴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見漢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妻》。故以"夫負妻戴"謂夫妻遠徙避世﹐不慕榮利。
1.見"夫榮妻貴"。
1.猶言某人﹐不欲明指其人時之稱。
1.猶言男女。丁男無妻者謂夫﹐有妻者謂家。
2.丈夫的家﹐婆家。
1.服役的工匠。
1.夫役。
1.《文選》"思夫君兮太息。"劉良注"夫君謂靈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君王。
2.稱友人。
3.妻子稱丈夫。
1.猶功課。指每日的工程進度。
1.見"夫蘺"。
1.亦作"夫離"。
2.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開黃褐色小花。生于沼澤淺水之處﹐秋日采其莖以織席﹐故俗名席子草。
1.腳夫。
1.役夫與車馬等。清代官員陣亡及在任在差病故者﹐均給夫馬費﹐專供其雇夫役和車馬之用。
1.男人﹐丈夫。
1.即扶南﹐中南半島古國。位今柬埔寨。
1.夫人娘子。
2.苗族稱妻。
1.飼馬之夫役。
丈夫和妻子結發~。
1.《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婦對人曰"譬如飛鳥﹐暮宿高樹﹐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即合﹐無緣即離﹐我等夫婦﹐亦復如是。"后以"夫妻本是同林鳥"比喻夫妻離合輕易。
1.一種小漁船﹐因船戶全家生活其上﹐故稱。
由夫妻兩人經營的、一般不用店員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