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罪人。
1.形容連續不斷地低聲說話。
①高聳的樣子山峰突兀|突兀的山石|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壞受凍死亦足!②猶猝然;突然這消息來得突兀|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生活變化得實在突兀,真叫人感慨萬千。
1.見"突兀"。
1.見"突兀"。
1.突然襲擊;出其不意地快速攻擊。
1.煙囪的裂縫。
1.險峻貌。
1.突然出現。
1.煙囪里的炊煙。
1.詫異。
1.沖擊;襲擊。
1.疾飛的箭。
1.突破而越過。
1.伏兵襲擊的戰術。
1.沖撞。
1.猶恫嚇。威嚇,嚇唬。
2.謂以夸張之詞折服他人。
1.猶恫嚇。威嚇,嚇唬。
1.妄言惑人。
1.困難。
1.猶難易。
1.喻進退兩難。語出《詩.豳風.狼跋》"狼痜其尾﹐載跋其胡。"孔穎達疏﹕"狼進前則躐其胡﹐卻退則踥其尾﹐是進退有難。"
1.嶀山和嵊山的并稱。兩山均在浙江省嵊縣。
1.清代文獻中對西藏及其附近地區的稱謂。又作圖伯特﹑土伯特﹑退擺特,是吐蕃的音變。參見"圖伯特"。
1.制圖時墊在圖紙下面有一定規格的木板。
1.主要用于印制照相圖片﹑插圖或表格的一種印刷版,用銅﹑鋅等金屬制成。
1.舊時地畝的單位。
1.謀求報答。
2.謂圖謀報復。
1.指圖讖之表征。
2.注明各種數字并表示各種進度情況的圖冊和表格的總稱。
1.清代文獻中對西藏及其附近地區的稱謂。又作圖白忒﹑土伯特﹑退擺特,是吐蕃的音變。
1.圖籍。指地圖﹑戶籍等簿冊。
1.謀人錢財,害人性命。
1.古代方士或儒生編造的關于帝王受命征驗一類的書,多為隱語﹑預言。始于秦,盛于東漢。
1.謀劃國家存亡大計。
2.謀求生存。
1.度量德行。圖,通"度"。
1.圖書和經典。
1.見"圖牒"。
1.帽大針短的釘子,用來把紙﹑布等釘在木板或墻壁上。
1.揣測;揣度。
1.圖錄和法典。
2.猶法度。
1.畫工。
1.圖謀建立功業。
1.籌辦私塾,謀求教職。
1.逃出樊籠。
1.放走;釋放。
2.放任不拘。
1.裂縫。
1.《易.小畜》"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說﹐通"脫"。陸德明釋文"輻﹐本亦作輹﹐音服。馬云車下縛也。"按﹐即縛住車軸之繩﹐脫落則車不能行駛。故以"脫輹"喻夫妻不和﹐失其結合之紐帶◇并以為夫妻離異之稱。
1.病名。肛管和直腸自肛門脫出。長期的便秘﹑腹瀉﹑痔瘡等都能引起。
1.亦作"脫藁"。
2.著作完成。
1.見"脫稿"。
1.猶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