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駐扎防守。
1.封侯的骨相。語出《后漢書.班超傳》"﹝超﹞行詣相者……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封侯相也。'"
1.蠶經(jīng)過三眠三度進食。謂已接近生命之終了。
1.指食管。
1.未挨餓的氣色。
2.飲食與美色,食欲與性欲。
1.膳食;飯食菜肴。
1.中醫(yī)病名。傷食。比喻食過量而郁積不化。
1.每日吃飯很少,可是處理的事務(wù)非常繁重。形容身體衰弱,不堪承受繁重任務(wù)。語本《晉書.宣帝紀》"先是,亮(諸葛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1.見"食少事煩"。
1.鼠之一種。能吃蛇。
1.日偏食或月偏食過程中,太陽被月亮遮蓋最多或月亮被地球陰影遮蓋最多時,兩者的位置關(guān)系;日全食或月全食過程中,太陽被月亮全部遮蓋或月亮完全走進地球陰影里而兩個中心距離最近時,兩者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亦指發(fā)生上述位置關(guān)系的時刻。食甚發(fā)生在食既之后。食,通"蝕"。
1.見"食葚"。
1.見"食生不化"。
1.謂生吞活剝,不善靈活運用。
1.用膳的時候。
2.特指進早餐的時刻。
3.謂食用時令物品。
1.謂受封爵并可實際享用其封戶租賦。
1.吃飯。
2.享受俸祿。
1.給士卒吃飯。
2.養(yǎng)育士子。
1.吃喝之事。
2.為事。
1.廚師。
1.喝水。指在水中生活。
2.船身入水的深度。借指船的載重量。
3.傳說中水名。
4.中醫(yī)用語。腫脹病狀。
5.供飲用的水。
1.謂享受稅賦;靠賦稅而生活。
1.飲食店。
1.吃飯與住宿。亦泛指生活。
1.比喻幻想同時實現(xiàn)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語本《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漢應(yīng)劭《風俗通.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此為兩袒者也。"
1.舊時寺院或公堂中的會食之所。
2.指機關(guān)﹑團體等供應(yīng)本單位成員用膳之所。
3.泛指經(jīng)營和管理公共伙食的機構(gòu)。
4.飯館。
1.食用的糖,如白糖﹑紅糖等。
1.比喻人賴以生存的最為重要的事物。語本《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1.食若干田畝的租稅;靠田地的租稅生活。
1.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艱苦。
1.種糧食的田地。
2.享受封邑的租稅。
3.吃泥土,棲息于土中。
1.傳說唐武宗宰相李德裕,宣宗時以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召一善知禍福僧人問前程,僧告以將遭貶南行萬里﹐不久當還,因命中注定食羊萬口,有五百未滿◇十余日,振武節(jié)度使遣使送米并饋羊五百,李大驚,召僧告其事,且欲還之。僧人說羊至此,是已為相國有矣,還之無益,南行其不返乎!事見唐張讀《宣室志》卷九﹑《太平廣記》卷九八◇遂以"食萬羊"表示聽天由命﹐不必強求富貴。
1.謂糧食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最為重要的東西。
1.品嘗滋味,吃食物。
1.同"食前方丈"。
1.《東觀漢記.閔貢傳》"閔仲叔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買肉﹐日買一片豬肝,屠者或不肯為斷。安邑令候之,問諸子何飯食,對曰'但食豬肝,屠者或不肯與之。'令出勑市吏,后買輒得。仲叔怪問之,其子道狀,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之沛。"后遂用作典故﹐以"食無肝"形容士人清廉自愛。
1.《戰(zhàn)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后遂以"食無魚"為待客不豐或不受重視﹑生活貧苦的典故。
1.吃的和其他東西。
2.偏指吃的東西。
3.吃糧食等。
1.乙種生物吃甲種生物,丙種生物吃乙種生物,丁種生物又吃丙種生物……這種一連串的食與被食的關(guān)系,叫做"食物鏈"。草食動物吃緑色植物,肉食動物吃草食動物,是最基本的食物鏈。也叫營養(yǎng)鏈。
1.因吃了含有細菌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一般癥狀是嘔吐﹑腹瀉﹑腹痛﹑心臟血管機能障礙等。
1.飲食和呼吸。
2.吃飯休息。亦泛指休息。
3.謂每時每刻。
1.昆蟲名。指酒甕里的蠛蠓。
1.指明清時經(jīng)考試取得廩生資格的生員享受廩膳補貼。亦即成為廩生。
1.天文學用語。指日月食發(fā)生所必須具備的日﹑月﹑地三者的相對位置滿足一定的界限。食,通"蝕"。
1.日食(或月食)時,月球陰影與太陽(或地球陰影與月球)的不同位置關(guān)系。亦指不同位置發(fā)生的時刻。全食時有五個食相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偏食時有三個食相初虧﹐食甚﹐復圓。食,通"蝕"。
1.謂以酒食宴請賓客或祭祀宗廟。
1.供給軍需糧餉。
1.鱗翅目幼蟲的總稱。以鉆入內(nèi)部蛀食桃﹑梨﹑蘋果﹑花紅﹑梅﹑李等果實及豆粒得名。是果樹或豆類作物的害蟲。
1.吃新收獲的糧食等農(nóng)產(chǎn)品。
1.對食物的好惡習性。
2.今指動物吃食料的習性。以動物為食的叫肉食性﹐以植物為食的叫草食性﹐以動物和植物為食的叫雜食性。
1.見"食葷"。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