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告誡。
1.清明上墳時向墳上加土。
1.添加。
1.補充,修改。
1.增添和革除。
1.指俸祿之外的補貼。
1.加改。
2.猶替換。
1.增設火爐,用于取暖。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添火》記載﹐北京居民照例于十月初一添設煤火﹐次年二月初一撤火。
2.向爐子里加燃料。謂燒飯。
1.猶招禍,惹禍。
1.增添。
1.宋代賦稅名。
1.加力。意謂相助。
1.額外索求。
1.舊俗在嬰兒出生后第三天沐浴時,親友向浴盆中投置銅錢等物,以表示祝福,稱"添盆"。
1.唐代新錄取的進士,在參加皇帝曲江賜宴之后,即登慈恩寺塔題名留念。如遇未及第時題名處,則在其上添一'前'字,謂之"添前字"。
1.增設;增添。
1.猶祝壽。
1.古代繅絲的工具。
2.引申指繅絲。
1.謂冬至后白晝漸長。
1.見"添房"。
1.增添或刪削。指文字的增減。
1.見"添油加醋"。
1.猶言火上加油。比喻人為地激化矛盾,使事態嚴重。
1.比喻在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時,任意增添細節,夸大或歪曲事實真相。
1.增加。
1.猶增大。
1.增添樹的枝葉。比喻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時,加上原來沒有的內容,使之走樣。
1.見"添枝接葉"。
1.增添;增設。
1.添入注擬。注擬,一種登錄姓名,擬定官職,以備委用的冊籍。添入注擬,即等候委用之意。但至明代,有時雖無實缺補授,添入注擬者仍可就職治事。
1.比喻盡一份微薄的力量。
1.亦作"添妝"。
2.指向新娘贈送財物禮品。
1.戰國時齊國辯士。相傳其辯于徂丘,議于稷下,一日服十人。見《魯連子》◇泛指口才敏捷的人。
1.即田巴。
1.坡田。
1.田獵的用具。
1.田疇的表土。
1.田神之生日。
1.古時疆界上的報警標志。
1.即田卒。
1.古時征收田賦的官吏。
1.田地和家財。
1.封地,采邑。
1.指植桑養蠶等事務。
2.泛指農桑。
1.古時掌管農事的機構。
2.唐屯田官的別名。
1.登記田畝的簿冊。
1.田地和產業。亦指個人或團體等擁有的田地。
1.打谷場。
1.未種禾稼的田地。
1.打獵用的車子。
1.見"田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