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最真摯﹑最親密的朋友。
1.俸祿。古時以粟米支俸,故稱。
1.形容精神振作﹑凝聚貫注的樣子。
1.猶謖爾。
勁挺有力的樣子謖謖長松。
1.即嗉囊。
2.指猿猴類﹑嚙齒類的頰囊。
1.鳥類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如囊,在食道下部。食物在嗉囊里經過潤濕和軟化,再送入前胃和砂囊,利于消化。
1.即嗉囊。
2.方言。指裝酒錫制或瓷質的器皿,瓶狀,底大,頸細長。
主要成分為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在一定條件下加以塑化成形,所得產品最后能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分熱塑性和熱固性兩類。熱塑性的受熱軟化,可反覆塑制,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熱固性的成形后再加熱不能軟化,不能反覆塑制,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具有質輕、絕緣、耐腐蝕、美觀、易加工等優點。應用廣泛。
一種地面鋪飾材料。在聚氯乙烯樹脂中加入輔助材料后加工而成。呈片狀塊材或卷材。種類很多,按硬度可分為軟質、半硬質和硬質;按層數可分為單層、雙層和三層等。具有裝飾性好、行走舒適、無噪聲、耐腐等特點。應用廣泛。
一種層壓塑料裝飾板片。用數層涂過酚醛樹脂的牛皮紙,覆上一層涂過透明樹脂的印花紙或織物作面層,經干燥、熱壓而成。具有板面平滑光亮、色澤鮮艷、強度好、質輕、耐磨、防燃、硬度大、耐蝕等特點。常用作室內墻面、柱面及家具等的裝飾材料。
1.用泥土或石膏等塑造的人像。
通常指固體材料所受外力超過其彈性限度后具有能永久保留形變的性質。
以黑索今為主要成分,與非爆炸性黏合劑、增塑劑混合制成的具有良好塑性的炸藥。在-57~-77°c的溫度范圍內可任意改變炸藥形狀。主要用于裝填特種彈藥或供特種技術爆破使用。
1.用石膏或泥土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形象。
2.用文字描寫或戲劇舞蹈表演創造人物形象。
1.向上推測。
1.謂對著風。
1.亦作"溯回"。
2.追念思慕。
1.亦作"溯流窮源"。
2.推尋原委。
1.逆著水灘流向。
1.見"遡游"。
1.上溯本源,窮盡支流。比喻尋究事物的起始演變。
1.逆流的波浪。
1.逆流而上。
1.猶逆流。
1.同"溯流窮源"。
1.同"溯流窮源"。
1.緩吹貌。
1.亦作"溯游"。
2.順流而下。
1.鳥名。
1.鹔鷞。
1.亦作"鹔鹴"。
2.鳥名。雁的一種。頸長,羽綠。
3.馬名。
4.鼠名。即飛鼠。
5.見"鹔鹴裘"。 6.傳說中的西方神鳥。 7.謂露凝為霜。古人以為鹔鹴飛則隕霜。
1.見"鹔鷞"。
1.即鹔鹴裘。
1.相傳為漢司馬相如所著的裘衣。有鹔鹴鳥的皮制成。一說,用鹔鹴飛鼠之皮制成。
2.曲調名。
1.訴說,告發。
1.訴苦。
1.恐懼貌。
1.訴說冤情。
1.盾牌的把手。
1.盾紐上的絲帶。
1.欄桿。
1.欄桿。
1.手執盾牌立于帝宮臺階兩旁的衛士。
1.盾與櫓。櫓,大盾。
1.《韓非子.難勢》"人有鬻矛與榡者,譽其榡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榡,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后因以"榡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觸。
1.《北史.文苑傳.荀濟》"濟初與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當王,然負氣不服,謂人曰'會榡上磨墨作檄文。'"后因以"榡墨"為文人從軍研墨草檄的典故。
1.古代攻城的長梯。
1.盾脊,盾牌中間的突起處。
1.指有欄桿的長廊或小室。
1.欄桿和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