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扇風箱。
2.見"鼓扇"。
1.承受得住艱苦。
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鎮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1402年攻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奪取帝位,年號永樂。為加強北部邊防,防范蒙古勢力南下,遷都北京,改南京為留都。在位時解除藩王兵權,鞏固中央集權;重用宦官,設置東廠,開宦官干政之始。曾派滯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編纂《永樂大典》。
1.明哲真誠。
1.同"明敕"。
1.明亮的地方;有光亮的地方。
2.公開的場合。
1.道教形容丹藥的形狀。言其狀氤氳閃爍,如明窗空隙中日光映射的飛塵。
1.明亮的窗戶,潔凈的小桌子。多形容房間明亮,陳設整潔。
1.神祠。
1.謂直言諷諫。
1.天亮。
2.明晨。
3.明天。
1.猶明日,明天。
1.用珠玉串成的耳飾。
2.用以泛指珠玉。
1.形容寬闊而平坦。
1.賢明的導師。
1.闡明治道;闡明道理。
2.指光明的道。
3.特指按禮辦事。
4.明知;明明。
5.宋程顥的私謚。顥死后,文彥博題其墓曰明道先生之墓?!端卧獙W案》稱程顥及其弟子的學說為《明道學案》。
1.隋大興城和唐長安城南城門之一。在啟夏門和安化門之間,是城中唯一有五個門洞的城門。門洞各寬5米,深18.5米。遺址在今陜西西安楊家村。
1.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
1.亦作"明鐙"。
2.明亮的燈。
3.點燈。
4.比喻指引人朝光明方向前進的人或事物。
1.點起燈火。
1.見"明燈"。
1.形容圓而明亮。
1.明白暢達。
1.契丹君主葬后,于墓側起室,名"明殿"。
1.形容明亮。
1.寬宏的度量。
1.謂賢明君王的恩惠。
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2.指不遠的未來。
1.方言。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1.嚴明刑罰,整飭法度。
1.見"明罰勑法"。
硫酸鋁鉀”的俗稱。見硫酸鋁鉀”(1000頁)。
1.光輝的典范。
1.漢元帝宮人王嬙字昭君,晉代避司馬昭(文帝)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之為明妃。
1.明確職分。
2.明確的本分。
1.鮮艷的服飾。
1.見"明輔"。
1.猶言大府﹑官府。
2.漢魏以來對郡守牧尹的尊稱。又稱明府君。
3.漢亦有以"明府"稱縣令,唐以后多用以專稱縣令。
4.猶言證明人。
1.賢明的輔弼。
2.亦作"明甫"。證人。
1.明智干練。
1.明白告知?!冻o.九章.懷沙》"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洪興祖補注"告﹐語也……故以此明白告諸君子。"一說﹐當讀為"明皓"﹐光明磊落。見郭沫若《屈原賦今譯》。
1.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
1.見"明公正氣"。
1.見"明公正氣"。
1.指神祠。
1.漢代宮殿名。
2.泛指宮殿。
1.漢宮名。
2.泛指宮殿。
1.形容非常明亮。
1.后趙置織錦署,在中尚方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等錦◇亦以"明光錦"泛指明潔閃光之錦。
1.光亮耀眼。
1.見"明光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