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追趕進逼。
2.用強迫的方式追究或索取。
1.何首烏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
1.菠菜的別名。因根紅而稱。
1.猶赤繩。
1.謂股里無毛。
1.赤骨立。比喻空無所有。
1.見"赤骨立"。
1.見"赤骨立"。
1.赤膊,光著身子。
1.見"赤骨立"。
1.紅光。
2.裸露。
3.空盡無物,光禿禿。
1.空無所有。
2.指身上一絲不掛。
1.不務正業的流氓。
1.古代傳說中食鬼之神。
1.傳說中南方的海。
1.極其貧窮﹑賽微。
1.指漢朝。五行家認為漢以火德王,火色赤,故稱。
1.指赤汗馬所流的赤色汗水。
1.即汗血馬『武帝時伐大宛得千里馬,其馬汗出如血,后因以"赤汗馬"泛指名馬。
1.因酷熱造成旱災。
1.像紫銅一樣的顏色。
1.暗紅色;紫醬色。
2.指暗紅色的血。
1.烤灼后所呈的紅色。
1.紅色。
2.通紅。
1.指南方。古以南方配火,其色赤;后即后土,土地。
1.狐的一種,全身呈赤褐色或黃褐色,皮毛很珍貴。產于我國東北﹑內蒙古自治區等地。也叫紅狐,火狐。
1.古人以干支配五行,丙﹑丁屬火,火色赤;又寅為虎,故以"赤虎"指丙寅年。
1.見"赤彪儀同"。
1.共產黨以紅旗為標志,解放前稱無產階級革命或受共產黨的影響為"赤化"。
1.赤,赤縣神州;寰,寰宇。謂普天之下。
1.紅﹑黃之間的顏色。
1.草木的芽。
1.羽毛呈紅色的雞。
2.指紅色雞毛。
3.即槐耳。生在槐樹上的一種菌類植物。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三.木耳》。
1.即畿縣,也稱次赤縣。唐代縣分七等,畿縣比京都所治的赤縣次一等。
1.尺籍,軍籍。赤,通"尺"。
1.古代傳說中臼的發明者。
1.傳說中的駿馬名,為周穆王八駿之一。
2.泛指駿馬。
3.赤鯉的異稱。
1.見"赤甲"。
1.鶴的一種。
1.紅色的甲。古代讖緯家謂為帝王受命的祥瑞。語本《尚書中候》"龍馬銜甲,赤文緑色,甲似j背,袤廣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録紀興亡之數。"見杜預《序》"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唐孔穎達疏引。
2.亦作"赤岬"。山名。在四川奉節東。
1.眼病。
1.天麻的別名。
1.指濃醬。
1.某此星宿呈現的赤色光芒。舊時以為兵戰的征兆。
1.亦作"赤腳"。
2.光著腳,不穿鞋襪。
3.指光著的腳。
4.見"赤腳婢"。
1.唐韓愈《寄盧仝》詩"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后因稱婢女為"赤腳婢"。
1.見"赤腳仙人"。
1.謂沒有家業的人。
1.道教傳說中的仙人,姓李。宋王明清《揮塵后錄》卷一載仁宗母李后,曾夢一羽衣之士,跣足從空而下云來為汝子◇召幸有娠而生仁宗。仁宗幼年,每穿履襪,即亟令脫去,常徒步禁掖,宮中皆呼為赤腳仙人。赤腳仙人,蓋古之得道者李君也。按,宋代統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會。亦稱"赤腳大仙"。
1.指農村里亦農亦醫的醫務工作人員。此稱盛行于文化大革命中。
1.赤色的符節。
2.草名。萆藌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