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榛薲"。
2.叢生的雜草。
3.喻邪惡。
1.銳進貌。
2.火焰向上跳動貌。
1.完滿安樂。
2.保全而使之平安。
1.全體。
2.猶全局。
1.保護使不遭損害。
1.喻事物的全貌,全體。
1.齊備;完整。
1.完整無缺的版本。又叫足本。
2.完整的戲;完整的戲劇腳本。
1.比喻完整而無缺損的東西。
1.同"完璧歸趙"。
1.完全變了樣,完全不一樣。
2.猶言特別,別具一格。
1.明代刊行雜劇時,每多刪節賓白,若不加刪節,則特別標明為"全賓"。
1.指軍隊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裝,沒有儀仗和輜重之累。《漢書.韓王信傳》"胡者全兵,請令強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顏師古注引李奇曰"言唯弓矛無雜仗也。"一說,僅有兵刃而無鎧盾。
2.謂軍隊不受損傷。
1.整個部類。
2.完全。
1.指才能全面發展的人。舊多指兼備文才武略而言。
2.指具有各方面的才能。
1.完美的﹑全能的材料。
2.在一定范圍內,各方面都擅長的人才。
1.完善的計策方略。
1.指某一類事物的全部﹑全體。
2.完整的稱呼﹑叫法(多指具體的組織機構)。
反映某類事物中每一個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判斷。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體”、一切客觀規律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全稱判斷一般有全稱量項,但在表達時也可以省略。
1.整個城市。
2.保全城池。
1.全部路程;全部里程。
1.完全,純粹。
1.謂完滿地掌握為君之道。
1.道德上完美無缺。
2.全部特性。
1.對國家有完納賦稅﹑承擔徭役義務的成年男子。
1.謂全真養性,遺世獨立。
1.保全救護。
1.全部規定的數目。
1.指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
1.完整的一份;完整的份額。
1.整幅。
2.指整個畫面。
3.猶全副。
1.保全已有的幸福。
2.完全的福運。
1.見"全福壽"。
1.整個;全部。
1.功業完美,澤被萬物。
2.完滿的功業。
3.謂成就功業。
4.保全身心之功。
1.謂供品齊全,符合祭儀的規定。
1.見"全掛子"。
1.亦作"全卦子"。
2.道地的江湖賣藝者。
1.謂保身而得善名以終。語出《禮記.祭義》"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
1.謂貴顯始終不衰。
1.謂使敵國不戰而降。
2.保全國家。
3.指整個國家范圍內。
1.某些運動項目的全國最好成績。這些運動成績通常是能由時間﹑距離﹑重量等客觀標準來確定的。我國的全國紀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審定并公布。
1.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每屆任期五年,如遇特殊情況,可以延長本屆任期,或提前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在必要時也可提前或延期。亦省稱"全國人大"。
1.謂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養。
1.方言。完備;齊全。
1.古代投壺游戲格譜之一。投壺時每箭都中者名"全壺"。
1.保全,保護。
1.天文學名詞。一種日食現象。在食帶內當日食開始和終了的時候是環食,但中間有一段時間可以看到全食,這種日食叫"全環食"。
1.秋季征收田賦。
1.秋日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