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有關宗廟的典章禮儀。
1.《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鄭玄箋"水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于急難。"脊令,也寫作"鹡鸰"◇因以"鸰原"謂兄弟友愛。
1.高聳層疊。
1.高聳突兀。
2.指高峻的山。
3.比喻特出不凡。
4.比喻剛正不阿﹑堅貞不屈。
5.骨節顯露貌。多形容人體瘦削。
1.重疊貌;突兀貌。
2.形容人品剛正不屈。
3.形容人體瘦削。
1.形容山勢突兀高聳,比喻人品剛正不阿。
1.同"崚嶒"。
1.有欄檻的床。
1.有窗格的長廊。
1.即楄柎。古時棺中墊尸的木板。
1.即笭箵。
1.古代謂船艙底部用以避水或載物的襯板。
1.漁具的總稱。亦指貯魚的竹籠。
1.織綾的機具。
1.綾與絹。泛指薄而細的絲織品。
1.泛指絲織品。
1.泛指絲織品。
1.綾和綺。指薄而有花紋的絲織品。
1.一種用綾制的通貨。
1.綾與紈。指薄而細的絲織品。
1.像緞子而比緞子薄的絲織品。
哺乳綱偶蹄目牛科一個類群的通稱。四肢細長,蹄小而尖,善于奔跑。能耐干旱。通常生活在非洲、亞洲的曠野或荒漠。種類很多,中國有原羚、藏羚和斑羚等。
1.見"羚羊掛角"。
1.清代官帽上的翎子和頂子的并稱。亦為官爵的代稱。
1.上沖的羽毛。
1.羽毛。
2.指以鳥獸為題材的中國畫。
1.羽扇的別名。
1.鳥羽。
1.猶翎子。
1.清代官吏禮帽上裝飾的孔雀翎或鹖尾翎。
2.戲曲中武將盔頭上裝飾的雉羽。作用在于加強表演的舞蹈性,表達劇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裝飾的美觀。
1.聞風。
2.箘竹的別名。
1.聽受教益。常用于書札。
1.明了﹐清楚。
1.聽取。
1.猶聞《韶》。
1.傾聽并接受。
1.漢揚雄《法言.五百》"聆聽前世﹐清視在下﹐鑒莫近于斯矣。"后多用于書面語﹐常指仔細注意地聽。
1.聽受訓教。
1.聞聲。
1.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研究。
1.聆聽玩味。
1.有窗戶的小船。
1.即舲船。
1.采菱人所唱之歌。
1.即菱葉。
1.采菱之歌。
1.古代銅鏡名。鏡多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名菱花鏡。
1.菱花。
1.菱的果實。
1.菱角。
1.菱的果實。亦指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