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南唐河人。女。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曾任《文藝報》、《世界文學》編輯。著有中篇小說《三生石》,短篇小說《紅豆》、《不沉的湖》、《弦上的夢》等。
1.病名。或因風熱與濕相結而致小腹熱痛﹐溺竅流白色黏液;或因風寒氣結﹐腹皮隆起﹐腹痛牽引腰背。
1.通常指腹股溝部的疝。因小腸通過腹股溝區(qū)的腹壁肌肉弱點墜入陰囊內(nèi)而引起﹐癥狀是腹股溝凸起或陰囊腫大﹐時有劇痛。也稱小腸串氣。
1.茅草蓋的屋頂。
1.舊指居親喪的地方。
1.茅草編的覆蓋物。亦特指草衣﹑茅屋。
2.謂貧賤。
1.草衣。
1.亦作"苫?"。
2.?,"塊"的古字。"寢苫枕塊"的略語。苫,草席;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草薦為席,土塊為枕。
1.古代在親喪中所居之室。
1.茅草所編用以遮雨的覆蓋物。
1.居喪時,用草所織的寢席。
1.裝模作樣。
1.草廬。
1.削尖。
1.即剡紙。
1.簡牘;文牘。古時剡木為簡,故稱。
1.銳利的鋒刃。
1.上書舉薦。
1.指東晉戴逵◇泛指隱士。
1.銳利。
1.謂綴緝麻縷。
1.銳利。
1.起行貌。
2.閃爍貌。
3.銳利貌。
4.風微起貌。
1.鋒利的耒耜。
1.剡溪出產(chǎn)的藤可以造紙,負有盛名◇因稱名紙為剡藤。
水名。在浙江嵊縣,即曹娥江上游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指用剡藤所造的紙。
1.指隱居逸游造訪故友的興致。
1.門栓。
1.削牘寫成奏章。泛指寫奏章。
1.紙名。因用剡地所產(chǎn)藤﹑竹制造,故名。
1.指剡縣一帶。
1.古代五射之一。
1.指剡紙。硾,謂捶搗剡藤造紙。
1.古代大臣奏事,預先寫在削好的木簡上◇因稱向皇帝進言﹑上書為剡奏。
1.山坳。
1.山間平地。
1.山?近水之地。
1.亦作"山坂"。亦作"山岅"。
2.即山坡。
1.見"山阪"。
1.見"山阪"。
1.山腰。
1.方言。小山,山岡。
1.猶言包羅萬象。
1.比喻器量宏大,胸襟開闊。
1.山坡。
2.泛指山和水。
3.山間水池;水岸。
1.以竹節(jié)﹑葫蘆等制作的粗陋飲器。
1.古時泛指終南﹑太華二山以北之地。
1.山后。
2.山脊。
山坡上發(fā)生的規(guī)模巨大的崩塌。往往毀壞建筑物、堵塞河道或交通線,桅很大。
1.亦作"山崩水竭"。
2.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