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指西漢時,除有市籍的商人外,凡向政府繳納一定資財?shù)模傻骄熼L安等候政府選用◇凡出錢捐官都稱"貲選"。貲,通"資"。
1.雨盛貌。喻帝王恩澤。
1.猶沾潤,施惠。
①沾染濡染陳俗。②受熏陶濡染家學(xué)。③沾濕,染上顏色(常指運(yùn)筆寫字作畫)濡染大筆何淋漓!
1.煮爛的肉。
1.雨露潤澤貌。
1.濕潤貌。
2.猶沉湎。
3.融洽貌。
1.軟弱。
1.沾濕;滋潤。
2.猶潤筆。撰寫文稿的酬金。
1.柔弱;懦弱。
1.語出《易.未濟(jì)》"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jié)也。'"后以"濡首"謂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態(tài)之意。
2.埋頭;專心致志。
1.語出《詩.曹風(fēng).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鄭玄箋"鵜在梁,當(dāng)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后以"濡鵜"比喻享受高官厚祿﹑不理朝政﹑不稱職的人。
1.濡首。
2.謂頭浸水墨中。唐李肇《唐國史補(bǔ)》卷上"﹝張旭﹞飲酒輒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揾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顛。"后因以"濡頭"為典。
1.語出《易.未濟(jì)》"小狐汔濟(jì),濡其尾,無攸利。"孔穎達(dá)疏"小才不能濟(jì)難事,同小狐雖難渡水而無余力,必須水汔方可涉川;未及登岸而濡其尾,濟(jì)不免濡,豈有所利?"后以"濡尾"比喻力不勝任,處境尷尬。
1.滋潤。喻施恩澤。
1.濕潤。
1.因水濕阻于腸胃,脾虛不能制水導(dǎo)致的腹瀉。
1.濡瀉。
1.水名。今稱運(yùn)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東流至今蕪湖市裕溪口入長江。古代當(dāng)江淮間交通要道,魏晉南北朝時,這里是兵爭要地。
2.堡塢名。東漢末年孫權(quán)于濡須口筑以備曹操。
1.堡塢名。
1.茍安一時。
1.見"濡泃"。
1.猶滋養(yǎng)。
1.沾潤。喻獲得恩惠。
1.沾濕。
1.沾濕梳篦。古代喪禮,死者如不洗頭,即用沾濕的篦櫛三梳而止。
1.停留;遲延;遲滯。
1.古代給死人洗過頭的臟水。
1.沾污了腳。指被沾污。
1.暗昧,也指暗昧之人。
1.古代婦女日常所穿的短上衣。
1.襯里欣的帶子。
1.婦女的襦襖和首飾。
1.同"襦裦歌"。
1.襯里短衣的領(lǐng)子。
1.襯里袍子。
1.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是宋代婦女通常的衣著。亦泛指衣服。
1.亦作"襦褏"。
2.襦襖袖子。
1.短衣與褲。亦泛指衣服。
2.見"襦裦歌"。
1.東漢廉范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時人作歌頌揚(yáng)之"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后遂用"襦裦歌"作為對官吏惠民德政的稱頌。
1.同"襦裦歌"。
1.見"襦袖"。
1.短衣;短襖。亦泛指衣服。
1.粗麻短襖。
1.古代作通行證用的符帛。
1.捉拿﹑綁縛。
1.爬蟲。
1.蠕動聚集。
像昆蟲爬行那樣移動fc337扇潿|小腸不停地蠕動。
1.指爬行和飛翔的昆蟲。
1.慢慢地活動。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